[實用新型]一種冷卻塔內深度凝水回收除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58650.5 | 申請日: | 2015-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79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清華;張強;都連杰;李貝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16 | 分類號: | F28C1/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21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卻塔 深度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塔內深度凝水除霧裝置,屬于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中國水資源貧乏,用水量世界之最,水浪費世界之最,工業領域節水及其重要而緊迫。冷卻塔及其他蒸發換熱設備是工業工藝循環水冷卻重要裝置,水霧水蒸氣損失數量巨大,冷卻塔水霧水蒸氣(白煙污染)是霧霾最重要載體,開發節水除霧技術迫在眉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冷卻塔內深度凝水除霧裝置,具有能將塔內達到飽和的濕熱水蒸氣進行冷凝回收再利用,同時通過降低塔內水蒸氣的含濕量達到減小白霧排放保護環境的優點。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冷卻塔內深度凝水除霧裝置,包括冷凝模塊、百葉窗和隔風板,冷卻塔兩進風側各安裝一個冷凝模塊,百葉窗安裝在兩個冷凝模塊的側面板上,隔風板安裝在兩個冷凝模塊的中間底部。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模塊的上側面和側面均設有模塊擋撐進行支撐,以防止冷空氣進風強度高時將模塊風道鼓裂。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模塊的上側面設有第一模塊擋撐、第二模塊擋撐及第三模塊擋撐,第一模塊擋撐設于第一模塊擋撐的上側面的頂端,第一模塊擋撐、第二模塊擋撐及第三模塊擋撐之間相隔一定距離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模塊的側面設有第一側模塊擋撐,第一側模塊擋撐(14)的兩端用彭螺栓固定在冷卻塔中。
進一步的,所述隔風板的角度可以調整,根據外界季節氣溫的變化,調整中間位置的隔風板角度,使蒸汽與冷空氣的換熱達到最佳效果,保證冷卻塔降溫要求。
進一步的,所述百葉窗用于控制冷空氣的進風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深度凝水除霧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塔內濕熱空氣與塔外干冷空氣同時穿過冷凝模塊進行熱交換,將水蒸氣冷凝成水滴再回收利用達到節水的效果;塔內濕熱空氣與塔外干冷空氣在冷凝上部混合降低含濕量,達到減小水霧的效果,減小了白霧排放保護了環境。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除霧裝置在冷卻塔內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除霧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除霧裝置的模塊擋撐的安裝位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冷凝模塊,2-百葉窗,3-隔風板,11-第一模塊擋撐,12-第二模塊擋撐,13-第三模塊擋撐,14-第一側模塊擋撐。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冷卻塔內深度凝水除霧裝置,包括冷凝模塊1、百葉窗2和隔風板3,冷卻塔兩進風側各安裝一個冷凝模塊1,百葉窗2安裝在兩個冷凝模塊1的側面板上,隔風板3安裝在兩個冷凝模塊1的中間底部。
所述冷凝模塊1的上側面和側面均設有模塊擋撐進行支撐,以防止冷空氣進風強度高時將模塊風道鼓裂。
所述冷凝模塊1的上側面設有第一模塊擋撐11、第二模塊擋撐12及第三模塊擋撐13,第一模塊擋撐11設于第一模塊擋撐11的上側面的頂端,第一模塊擋撐11、第二模塊擋撐12及第三模塊擋撐13之間相隔一定距離設置。
所述冷凝模塊1的側面設有第一側模塊擋撐14,第一側模塊擋撐14的兩端用彭螺栓固定在冷卻塔中。
所述隔風板3的角度可以調整,根據外界季節氣溫的變化,調整中間位置的隔風板3角度,使蒸汽與冷空氣的換熱達到最佳效果,保證冷卻塔降溫要求
所述百葉窗2用于控制冷空氣的進風量。
冷卻塔內濕熱水蒸氣由冷凝模塊1底部進入模塊內部,與塔外干冷空氣經百葉窗由冷凝模塊1一側進入模塊內部,塔內濕熱水蒸氣與塔外干冷空氣進行熱交換,使塔內部分濕熱水蒸氣冷凝成水滴流回塔內再次利用,達到節水的效果。
一部分塔外干冷空氣經過冷凝模塊1一側由隔風板3上部進入塔內,一部分濕熱水蒸氣通過冷凝模塊底部進入塔內,這部分塔外干冷空氣與濕熱水蒸氣在冷凝模塊1上進行混合,形成含濕量大大降低的干溫空氣,達到減小水霧排放的效果。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586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