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58464.1 | 申請日: | 2015-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97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玉;陳劉楊;高峰;寧春宇;田家春;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嶺金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13/02 | 分類號: | C11B13/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竇久鵬 |
| 地址: | 112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皂腳 生產 酸化 反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酸化反應裝置,尤其是一種以皂腳為原料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皂腳是油脂精煉加工過程的副產物,皂腳中脂肪物總含量達到20%~40%,平均總脂肪酸含量可達到30%~40%。現有技術中對皂腳的利用主要是先將皂腳與硫酸反應生產酸化油,再通過連續精餾從酸化油中分離出混合脂肪酸、油酸、硬脂酸,或生產環氧增塑劑和生物柴油等產品。現有技術中將皂腳與硫酸進行酸化反應生產酸化油的過程多在反應釜中進行,其產能有限,不能滿足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需要,而利用酸化反應池對皂腳進行酸化處理雖然產能較大,但由于皂腳粘度大,流動性差,不能與硫酸充分接觸、反應,反應不均勻,為了克服這一缺陷,需要在反應池中設置循環泵,使反應物料在循環過程中充分接觸、反應,可是,當酸化反應池容積較大時,循環泵不能使所有的反應物充分流動循環,存在循環死角,不能徹底解決反應均勻性較差的弊端,酸化反應時間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該酸化反應裝置可以對反應物料充分攪拌,不會形成攪拌死角,使皂腳與硫酸充分反應,攪拌時反應物料不會迸濺,該裝置結構簡單,生產能力大。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包括反應池、皂腳給料管、硫酸給料管、反應物循環管、反應物循環泵、酸化油吸出管,酸化油吸出泵和排渣管,在反應池內還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電機、減速機、攪拌軸和攪拌漿葉構成,在攪拌漿葉下方對應的反應池底板設有錐形導流凸起,在反應池底板與側壁相交部設有集渣槽,在集渣槽設有與排渣管相連通的排渣口,在反應池的側壁開有與反應物循環管進料端相連通的循環進料口,在反應池側壁還設有物料混合濾箱,物料混合濾箱的底板設有篩孔,皂腳給料管、硫酸給料管和反應物循環管均開口于物料混合濾箱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反應池頂部設有集汽罩,在集汽罩側壁設有觀察窗,在集汽罩頂部接有排汽管。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由于采用了所述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包括反應池、皂腳給料管、硫酸給料管、反應物循環管、反應物循環泵、酸化油吸出管,酸化油吸出泵和排渣管,在反應池內還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電機、減速機、攪拌軸和攪拌漿葉構成,在攪拌漿葉下方對應的反應池底板設有錐形導流凸起,在反應池底板與側壁相交部設有集渣槽,在集渣槽設有與排渣管相連通的排渣口,在反應池的側壁開有與反應物循環管進料端相連通的循環進料口,在反應池側壁還設有物料混合濾箱,物料混合濾箱的底板設有篩孔,皂腳給料管、硫酸給料管和反應物循環管均開口于物料混合濾箱內的技術方案,工作時:攪拌漿葉旋轉,將反應物料推向其下方的錐形導流凸起,在錐形導流凸起的作用下沿反應池底板向四周擴散流動,而飄浮在上層的皂腳則被攪拌漿葉吸入反應物料下層,與硫酸充分接觸、反應,由于攪拌漿葉將反應物料向下推,因此,在上層粘稠的皂腳覆蓋保護下,不會使反應物料迸濺,在達到充分攪拌的同時,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循環泵將從循環進料口進入的反應物料輸送至物料混合濾箱,并與補充進來的硫酸混合后,經物料混合濾箱篩孔分散后落入反應池繼續反應,進一步提高了皂腳與硫酸的混合效果,使硫酸的補充更均勻,縮短了反應時間,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7小時即可以達到完全反應,較現有技術的酸化池縮短2小時的反應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由于采用了在反應池頂部設有集汽罩,在集汽罩側壁設有觀察窗,在集汽罩頂部接有排汽管的技術特征,使反應過程中形成的蒸汽能夠被集中收集處理,避免蒸汽排入車間污染環境,同時,集汽罩也可以避免反應物濺出反應池,傷及工作人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皂腳生產酸化油的酸化反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嶺金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鐵嶺金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584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