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肉羊屠宰接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58110.7 | 申請日: | 2015-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88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守經;柳堯波;胡鵬;汝醫;張德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2B7/00 | 分類號: | A22B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屠宰 接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肉羊屠宰接駁裝置。
背景技術
肉羊的標準化、工廠化集中屠宰加工,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羊肉生產方式,實踐證明這種生產方式有許多優點,能夠很好地保證羊肉的質量,確保消費安全?;铙w屠宰流程技術復雜,環節繁多,基本程序包括宰前待宰靜養、屠殺放血、去皮淸膛、胴體處理和分割加工等步驟,每個環節的技術措施對于終產品羊肉的質量,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肉羊活體從靜養待宰圈(靜養場地)到宰殺操作間的接轉運輸方式,是重要的影響因子。
目前常用的接運方式有2種,一種是傳送帶輸送,該方式適合于自動化程度較高,并且采用擊暈方式(電擊暈等)屠殺放血的生產線,國外大型的肉羊屠宰企業多使用。另一種是趕羊通道,采用人為驅趕的方式,實現肉羊活體的轉運,該方式適應性較廣,技術水平和設備要求低,目前國內肉羊屠宰企業絕大多數采用該方式。
由于羊是一種對環境條件非常敏感的動物,外界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引起它們的高度警覺,產生劇烈的生理應激過程,影響羊肉的品質。傳送帶輸送盡管自動化程度高,但是也存在如何把活羊依次驅趕到正確的位置,以及轉運過程引起的應激問題。通過趕羊通道方式,則必須經過人為的拖拽、棍棒驅趕等方式,才能將活羊趕入宰殺位置,由此造成的宰前應激非常強烈,嚴重影響羊肉質量,也不符合動物福利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轉運肉羊平穩的肉羊屠宰接駁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肉羊屠宰接駁裝置,包括鋪設在屠宰間與待宰靜養圈之間的軌道,所述軌道上設置有可沿軌道行走的接駁拖車,所述接駁拖車頂部設置有平臺,所述平臺四周設置有可拆卸的圍欄。
上述接駁拖車底部設置有與軌道配合的行走輪,接駁拖車連接有牽引繩索,所述牽引繩索連接有設置在屠宰間內的牽引電機。
上述平臺相對的兩側邊鉸接有搭接板。
上述平臺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食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將活羊由靜養待宰圈較溫和、平穩地接轉運輸到屠宰間,減少羊畜生理應激反應,進而提高了羊肉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平臺,2圍欄,3行走輪,4軌道,5搭接板,6牽引繩索,7食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肉羊屠宰接駁裝置,實現了將活羊由靜養待宰圈較溫和、平穩地接轉運輸到屠宰間,減少應激程度,確保宰后羊肉質量。
具體包括鋪設在屠宰間與待宰靜養圈之間的軌道4,軌道4上設置有可沿軌道4行走的接駁拖車,接駁拖車頂部設置有平臺1,平臺1四周設置有可拆卸的圍欄2。圍欄2的樣式與待宰靜養圈的圍欄2一致。其中至少朝向屠宰間和待宰靜養圈方向的圍欄2可以自由開閉。接駁拖車承載能力5000kg(100只羊左右)。接駁拖車底部設置有與軌道4配合的行走輪3,接駁拖車連接有牽引繩索6,牽引繩索6連接有設置在屠宰間內的牽引電機。平臺1相對的兩側邊鉸接有搭接板5,將平臺1與待宰靜養圈的平臺1拼接,使接駁拖車與待宰靜養圈的銜接處平順、無縫,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減少視覺差異。平臺1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食槽7。
其工作原理為:接駁拖車運行時,首先松開牽引電機的抱閘,人工將接駁拖車推到待宰靜養圈一側,打開朝向待宰靜養圈一側的圍欄2,同時鎖朝向屠宰間一側的圍欄2。利用食物引誘或其它比較溫和的方式把羊趕入拖車上,同時關閉朝向待宰靜養圈一側的圍欄2,開啟牽引電機把接駁拖車拉進屠宰間內,到指定位置停車。打開朝向屠宰間一側的圍欄2,逐個綁縛掛入軌道4進行宰殺放血,至此完成一次轉運。通過該方式轉運活羊,能夠達到提高功效,減少羊畜生理應激反應,提高羊肉質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581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