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非垂直上翻的翻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54039.5 | 申請日: | 2015-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0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鞠鎮;張釗;楊東;李佳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千緣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1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垂直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料成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冷沖壓模具的非垂直上翻的翻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冷沖壓模具的上翻孔結構多數為垂直上翻,即使遇到非垂直上翻的翻孔需要,一般也是通過旋轉沖壓角度使非垂直翻孔轉換為垂直翻孔來實現。這種轉換必然導致另外一些工作內容角度改變,影響產品質量,甚至需要增加額外工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非垂直上翻的翻孔結構,主要采用雙斜楔機構的方式來實現非垂直上翻的翻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非垂直上翻的翻孔結構,主要由上模到位機構、下模工作機構以及壓料芯組成。
所述上模到位機構由上模到位機構驅動器、上模到位機構滑塊和上模到位機構支架組成。
所述下模工作機構由下模工作機構驅動塊、下模工作機構傳動塊、下模工作機構滑塊和下模工作機構支架組成。
所述壓料芯由壓料芯本體、氮氣彈簧、限位卡板組成。
所述上模到位機構和下模工作機構組成雙斜楔機構,兩個斜楔機構配合完成非垂直上翻工作。。
所述下模工作機構設置成傳動斜楔,壓力由機床上滑塊提供,通過傳動塊驅動工作滑塊完成翻孔工作運動。
所述壓料芯設置在下模工作機構本體上,通過氮氣彈簧提供壓料力。
所述上模到位機構的驅動器設置在上模本體上,由壓機上滑塊提供到位機構運動所需的驅動力,來實現機構的到位運動。
所述上模到位機構支架由支架本體、壓板組成;所述支架本體單獨鑄造成型,通過螺釘銷釘固定在模具鑄件本體上。
所述下模工作機構支架由支架本體、壓板組成;所述支架本體單獨鑄造成型,通過螺釘銷釘固定在模具鑄件本體上。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方便汽車板件的冷沖壓工藝排布。存在非垂直上翻的翻孔時不需要旋轉沖壓角度,可以有效的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可靠,便于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3是上模到位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下模工作機構及壓料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分別由上模到位機構1、下模工作機構2和壓料芯3三大部分組成。上模到位機構位于壓料芯的右上方,下模工作機構位于壓料芯的右下方和左下方。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上模到位機構1由上模到位機構驅動器11、上模到位機構滑塊12和、上模到位機構支架13組成。
所述上模到位機構驅動器11,包含驅動器本體111和回程扒鉤本體112,兩者之間通過螺釘和銷釘進行連接;上模到位機構滑塊12,包含滑塊本體121、導板122、凹模鑲塊123、回程氮氣彈簧124以及退料用的退料塊125和氮氣彈簧126。其中,導板122、凹模鑲塊123、回程氮氣彈簧124和退料氮氣彈簧126通過螺釘固定在滑塊本體121上,退料塊125在凹模鑲塊123中配合滑動。上模到位機構滑塊12整體在上模到位機構支架13中通過導板和滑配面配合進行滑配運動;上模到位機構支架13,包含支架本體131和壓板132。其中壓板132使用螺釘連接在支架本體131上,保證上模到位機構滑塊12在支架本體131中運動的方向。
如圖2和圖4所示,所述下模工作機構2由下模工作機構驅動塊21、下模工作機構傳動塊22、下模工作機構滑塊23、下模工作機構支架24組成。
所述下模工作機構驅動塊21,包含驅動塊本體211、導板212和回程氮氣彈簧213。其中導板212和回程氮氣彈簧213通過固定在驅動塊本體211上;下模工作機構傳動塊22,包含傳動塊本體221、導板222和回程氮氣彈簧223。其中導板222使用螺釘固定在傳動塊本體211上,回程氮氣彈簧223使用螺釘固定在下模工作機構支架本體241上;下模工作機構滑塊23,包含滑塊本體231、回程氮氣彈簧232以及翻孔凸模組件233。其中回程氮氣彈簧232和翻孔凸模組件233通過螺釘固定在滑塊本體231上;下模工作機構支架24,包含支架本體241和壓板242。其中壓板242使用螺釘連接在支架本體241上,保證下模工作機構滑塊23在支架本體241中運動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千緣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千緣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540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