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及集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53906.3 | 申請日: | 2015-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02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郝慶英;高林朝;趙柳潔;賀立三;賈兵;謝毅;胡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46 | 分類號: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 地址: | 450008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流道雙效 太陽能 集熱板芯 集熱器 | ||
1.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進風管、出風管和設于集熱板芯兩端的端面,兩個端面之間設有吸熱板,吸熱板下方設有底板,吸熱板、底板與端面之間的空腔為通風層,吸熱板背面設有U型槽,U型槽內包裹有縱向設置的液體流道支管,支管兩端連接有設于吸熱板內橫向液體流道母管,支管與母管形成柵型流體通道;通風層內沿集熱板芯的長度方向設有空氣導流板,進風管和出風管與通風層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導流板為槽型結構,槽型空氣導流板的上端固定在吸熱板上,下端固定在底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導流板包括設置在通風層中間的平行于端面的中間板、位于中間板兩側并與中間板交錯設置的側板,側板與端面平行或向端面方向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管和出風管為圓柱形,圓柱形進風管和出風管位于底板的對角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管和出風管為長方體形,長方體形進風管和出風管位于兩個端面上。
6.包含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板芯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內從上往下依次設有玻璃蓋板、集熱板芯、邊沿向上凸起的凹槽型整體保溫層和背板;玻璃蓋板、集熱板芯和保溫層的凸沿圍成的空腔為空氣夾層,集熱板芯的進風管和出風管穿過保溫層后伸出集熱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流道雙效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管上設有自動風門,自動風門上連接有控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5390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