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溝槽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41570.9 | 申請日: | 2015-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982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雷澤源;樊東力;李維娟;石小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02 | 分類號: | A61F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溝槽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學材料制備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制備醫學材料的微溝槽 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使用生物材料軟組織代用品進行植入手術修復是軟組織缺損及畸形治療的重要手段。目 前臨床治療中常用的有硅橡膠(siliconerubber,SR)、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高密度聚乙 烯(Medpor)等。其中硅橡膠在臨床上最為常用,具有化學性質穩定,易塑形,易清潔、消毒, 良好的經濟性價比等優點。但因硅橡膠表面呈強烈的疏水性,導致組織細胞的相容性較差, 易形成包膜,導致假體攣縮移位,還容易引起感染、破潰。只有對硅橡膠進行表面改性、修 飾,使其表面達到仿生化效果,調控細胞有序排列等,才能在臨床應用中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前期研究中,采用羥基磷灰石進行表面仿生涂層、β-磷酸三鈣和硅橡膠進 行共混交聯復合,以及碳離子注入表面改性等方法對硅橡膠進行改性處理,發現成纖維細胞 在硅橡膠表面的黏附和增殖能力變強。同時也發現,幾種改性材料的表面形貌均較硅橡膠發 生了變化,提示我們硅橡膠的表面形貌影響材料的細胞相容性。因此,有必要對硅橡膠的表 面形貌進行改進,使其更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溝槽成型模具,可以將人體植入材料,如 硅橡膠表面改性成為具有微溝槽圖形結構,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臨床應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溝槽成型模具,包括凹模,所述凹模底部具有用于微溝槽成型、且成列或成行分 布的微觀凸起。
進一步,所述微觀凸起呈峰值為4-6μm、周期為5-7μm的規律分布。
進一步,所述凹模深度為0.4-0.6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峰值為4-6μm、周期為5-7μm規律分布的微觀凸起,可以將人體植入材料,如硅橡 膠表面改性成為具有微溝槽圖形結構,增加了硅橡膠的水接觸角,降低了其親水性,進而影 響到細胞在硅橡膠表面的生長行為,進一步影響細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長方向及空間排布,最 終減少包膜攣縮的發生率,為制備更適應于臨床應用的植入材料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微溝槽成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 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按照制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
實施例1微溝槽成型模具
如圖1、2所示,為實用新型的微溝槽成型模具結構示意圖,包括凹模1,在凹模1底部 設置有用于微溝槽成型的微觀凸起2,該微觀凸起2可成列或成行分布,當然也可以是任意 方向,即與凹模1的長度及寬度方向均不平行,本實施例中,優選與凹模1的寬度方向平行, 即成列分布,這樣方便加工;為達到更的成型效果,經過實驗,該微觀凸起應呈一定周期T 及H峰值的規律分布效果會更好,其中優選峰值H為4-6μm、周期T為5-7μm的效果最好, 本實施例中,凹模深度h為0.4-0.6mm,最優為0.5mm,可以得到更佳的效果。
本實施例通過峰值為4-6μm、周期為5-7μm規律分布的微觀凸起,可以將人體植入材料, 如硅橡膠表面改性成為具有微溝槽圖形結構,增加了硅橡膠的水接觸角,降低了其親水性, 進而影響到細胞在硅橡膠表面的生長行為,進一步影響細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長方向及空間排 布,最終減少包膜攣縮的發生率,為制備更適應于臨床應用的植入材料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 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 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4157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