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立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38207.1 | 申請日: | 2015-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33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成;李安平;徐靖;趙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3/22 | 分類號: | B02C23/22;B02C23/08;B02C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鉅芳 |
| 地址: | 21003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材、冶金等行業的粉磨裝置,特別是新型立磨裝置。
背景技術
立磨作為一種常規的粉磨設備已經廣泛應用與建材、冶金以及其它多個行業,它較為合理的工作原理使之應用廣泛,但是目前市面上所應用的還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立磨的工作形式多為傳統的內循環形式,也就是經過磨輥碾磨后的物料通過立磨下部進入的高速氣體帶到立磨上部的分離器進行分選,合格的細粉被選出帶走,粗粉重新落下,回到磨盤進行碾磨,周而復始。這種立磨所需氣體的壓力很高,且氣力帶料的效率很低,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費,使得立磨的電耗很高。
2.目前傳統立磨的分離器(選粉機)普遍效率偏低,選出的合格細粉的級配不好。
3.由于原理和結構上的問題,容易造成料床不穩、排料短路,有效碾磨效率偏低,循環負荷過高,從而造成電耗偏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選出的合格細粉的級配好、粉磨電耗降低、產量提高的新型立磨裝置,其在立磨頂部和中上部設置進料口,進入立磨上部分離器的物料由原有的下部氣力攜帶變成立磨外部的機械提升再喂入,減小了立磨進風口的風壓,從而減少了風機的功率,降低了系統裝機容量。本立磨裝置采用上、下部同時進風,并采用了上、下雙分離器的結構,上、下分離器各自均有轉籠和導風葉片、并各自獨立驅動,碾磨后的物料分別喂入上、下分離器,可以實現粉料的精細化分選,選粉分級精度提高。
磨盤周圍設置粗分級裝置,使物料循環次數減少,降低能耗。中心下料管設計為可調節式結構,根據進料粒度和進料量可以上下調節,實現穩定下料。物料適應性廣,可以適用于多種粉體研磨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設計一種新型立磨裝置,其包括磨輥(14)、磨盤(13)、上部分離器(1)、下部分離器(2)、傳動部分、進風口、出風口(24),進料管(9),出料口(10),其特征是:本立磨裝置由兩個獨立的分離器組成,分別為上部分離器(1)與下部分離器(2),放置在磨盤(13)上部。上部分離器(1)由上部電機減速機(1-1)、上部進料口(1-2)、上部轉籠(1-4)、上部導風葉片(1-5)、中空軸(1-6)組成。上部進料口(1-2)位于上部分離器(1)頂部,經過磨盤(13)碾磨后的一部分物料通過外部機械提升裝置從上部進料口(1-2)喂入上部分離器(1),上部轉籠(1-4)套在中空軸(1-6)上,由上部電機減速機(1-1)驅動,上部導風葉片(1-5)圍繞在上部轉籠(1-4)外側。物料落在與上部轉籠(1-4)上的上部撒料盤(1-3)上,隨著上部轉籠(1-4)的轉動,以圓周方向均勻撒落至上部導風葉片(1-5)和上部轉籠(1-4)之間。熱風由外圍進入上部導風葉片(1-5)并穿過上部轉籠(1-4),對物料進行分選,合格的成品物料從上部轉籠(1-4)上部的通風口被風帶到出風口(16)外,較粗的顆粒下落至下部分離器(2)中再次分選。
所述的下部分離器(2)由下部電機減速機(2-1)、下部進料口(2-2)、下部轉籠(2-4)、下部導風葉片(2-5)、軸(2-6)組成。下部進料口(2-2)位于下部分離器(2)上部,從立磨裝置殼體斜插進入并固定,經過磨盤(13)碾磨后的另一部分剩余物料通過外部機械提升裝置從下部進料口(2-2)喂入下部分離器(2),軸(2-6)從中空軸(1-6)中穿過,下部轉籠(2-4)套在軸(2-6)上,由下部電機減速機(2-1)帶動傳動帶(2-7)驅動。下部導風葉片(2-5)圍繞在下部轉籠(2-4)外側,與下錐體(4)連接,下錐體(4)與中心下料管(5)連接。物料落在與下部轉籠(2-4)上的下部撒料盤(2-3)上,隨著下部轉籠(2-4)的轉動,以圓周方向均勻撒落至下部導風葉片(2-5)和下部轉籠(2-4)之間。熱風由外圍進入下部導風葉片(2-5)并穿過下部轉籠(2-4),對物料進行分選,一定粒徑的成品物料進入下部轉籠(2-4)并被風繼續帶入上部分離器進行二次分選,較粗的物料下落至下錐體(4)內,合格的成品物料從上部轉籠(1-4)上部的通風口被風帶到出風口(16)外,較粗的顆粒下落至下部分離器(2)中再次分選。
所述的進風口分為上部進風口(15)和下部進風口(8),上部進風口位于下部分離器(2)的殼體側部,下部進風口設在磨盤(13)外側低風速風環(7)的下方。
所述的出風口(16)設置在立磨裝置頂部,與上部分離器(1)中心通風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382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頭戴式太陽能供電的地下物體探測器
- 下一篇:分析計算設備在使用場景中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