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37122.1 | 申請日: | 2015-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080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千祥;邱凱麗;王亞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森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喬志員 |
| 地址: | 山東省煙臺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安全 口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口罩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
背景技術
口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一種為了阻止霧霾、沙塵和細菌病毒進入呼吸道的產品,能夠有效防控某些由霧霾、沙塵和細菌病毒等引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空氣傳播疾病。目前的口罩濾材中多含有納米纖維,考慮到加工工藝和使用過程中的反復折疊、摩擦和老化因素,使用過程中過濾層中會有微量的納米纖維斷裂,斷裂的納米纖維會隨著呼吸進入呼吸系統,尤其是尺寸小于300nm的納米纖維,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危害。納米纖維通過呼吸系統被生物體吸收后主要以被動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吸收,由于其粒徑非常小,所以其布朗運動速度很快,主要附著于肺泡和較大的支氣管內。附著在肺泡表面的難溶納米纖維,有的被滯留,容易誘發肺部器質性病變;有的可到達淋巴腺或隨淋巴液到達血液,給人體健康帶來更大的威脅。近來多項研究發現,納米材料可以在動物的呼吸道各段和肺泡內沉積,并且會導致明顯的肺泡巨噬細胞(AM)損傷,可能會引發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嚴重的會致人死亡。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出現上述技術缺陷的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由四層結構依次疊加復合而成,所述四層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排列分別為無塵布層1、生物防護層2、支撐層3和高效過濾層4。
進一步地,所述無塵布層1為聚酯類無塵布。
進一步地,所述生物防護層2為可生物降解及吸收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厚度為1μm-6μm,平均孔徑為50nm-200nm。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層3為短纖熱軋無紡布,厚度為20μm-300μm,克重為20g/m2-100g/m2,透氣指數為4000-10000。
進一步地,所述高效過濾層4為靜電紡絲聚乙烯醇縮丁醛或聚乙烯醇薄膜,厚度為5μm-100μm,平均孔徑0.1μm-10μ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1)支撐層為短纖熱軋的無紡布,材料的硬挺度高,孔徑大,呼吸阻力低,不但可以保證有效的呼吸面積而且可以對內層形成有效保護;2)高效過濾層為靜電紡絲聚乙烯醇縮丁醛薄膜,加工難度低,并且可以在紡絲液中加入季銨鹽、抗生素等抗菌物質,使過濾層具備抗菌特性;3)生物防護層平均孔徑為50-200nm,厚度為1-6μm,厚度薄呼吸阻力小,并且可以有效過濾高效過濾層的斷裂纖維碎屑;4)生物防護層為可生物降解及吸收材料,纖維斷裂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后,可在特定時間內被人體降解吸收,從而避免由口罩纖維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等健康隱患;5)無紡布層為聚酯類無塵布,柔軟觸感好,不易過敏,且摩擦不脫纖維,可以很好地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中,1-無塵布層,2-生物防護層,3-支撐層,4-高效過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由四層結構依次疊加復合而成,所述的四層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排列分別為無塵布層1、生物防護層2、支撐層3和高效過濾層4,生物防護層2為可生物降解及吸收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
本實施例中,無塵布層1為激光封邊聚酯纖維雙織布;
本實施例中,生物防護層2為靜電紡絲聚乳酸薄膜,厚度為1μm,平均孔徑50nm;
本實施例中,支撐層3為短纖熱軋聚丙烯駐極體無紡布,厚度為20μm,克重為20g/m2,透氣指數4000;
本實施例中,高效過濾層4為靜電紡絲聚乙烯醇縮丁醛薄膜,厚度為5μm,平均孔徑0.1μm。
本實施例中,生物防護層2和高效過濾層4通過靜電紡絲法制備并復合到支撐層3上,然后與無塵布層1復合,經Co-60輻射消毒后制得成品。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一種生物安全的口罩濾片,由四層結構依次疊加復合而成,所述的四層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排列分別為無塵布層1、生物防護層2、支撐層3和高效過濾層4,生物防護層2可生物降解及吸收。
本實施例中,無塵布層1為激光封邊聚酯纖維雙織布;
本實施例中,生物防護層2為靜電紡絲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薄膜,厚度為6μm,平均孔徑20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森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森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371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