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凝土裂縫遠程實時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36345.6 | 申請日: | 2015-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547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森;申法山;張伯南;田彥龍;翟建勛;張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32 | 分類號: | 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趙正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裂縫 遠程 實時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裂縫遠程實時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隧道裂縫病害隱患監測多采用高精密的裂縫儀。進行監測時在隧道壁上鉆孔,將裂縫儀固定在裂縫兩側,或在隧道建設時預留孔洞,將裂縫儀插入孔洞,以上技術存在如下弊端:
1、儀器精度高,設計復雜,所以價格極高,使用在隧道的裂縫上無疑成本極高,性價比極低;
2、操作控制復雜,需要預留孔洞或鉆孔固定;
3、效率低下,由于建立一套系統需要許多部件,且部件過大安裝復雜,耗時耗力;
4、使用率低,由于價格昂貴,隧道業主方幾乎不使用該類裂縫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裂縫遠程實時監測系統,解決現有隧道裂縫監測中存在儀器價格過高、操作復雜、效率低下、使用率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混凝土裂縫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包括裂縫預警裝置,與裂縫預警裝置相連的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以及與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相連的服務器;
其中,裂縫預警裝置包括設置于裂縫一側的第一接線柱,設置于裂縫另一側的第二接線柱,以及設置于第一接線柱和第二接線柱之間并與兩者相連的開關;所述第一接線柱和第二接線柱分別與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具體地,所述開關包括設置于第一接線柱上的卡槽座,設置于第一接線柱上并位于卡槽座下方的下應變片,以及設置于第二接線柱上的可調上應變片;所述可調上應變片一端與第二接線柱相連,另一端位于卡槽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卡槽座相對第二接線柱的一端設有用于防止可調上應變片的卡槽。
再進一步地,所述可調上應變片與第二接線柱相連的一端設有供第二接線柱貫穿的長條形通孔。
更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包括信號處理模塊和與信號處理模塊相連的通信模塊。
另外,所述服務器與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通過無線通訊方式通訊。
此外,所述第一接線柱和第二接線柱分別通過固定底座固定于裂縫兩側。
作為一種選擇,所述第二接線柱上部設有外螺紋,所述可調上應變片通過固定螺母固定于第二接線柱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有效的遠程實時監測裂縫成長,對裂縫進行檢測,實時反饋裂縫是否到達預警范圍。為更高效、低成本的檢測隧道裂縫病害隱患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裂縫預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可調上應變片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
1-第一接線柱,2-第二接線柱,3-卡槽座,4-下應變片,5-可調上應變片,6-長條形通孔,7-固定底座,8-固定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混凝土裂縫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包括裂縫預警裝置,與裂縫預警裝置相連的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以及與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相連的服務器;
其中,裂縫預警裝置包括設置于裂縫一側的第一接線柱1,設置于裂縫另一側的第二接線柱2,以及設置于第一接線柱和第二接線柱之間并與兩者相連的開關;所述第一接線柱和第二接線柱分別與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在實際使用時,裂縫預警裝置安裝覆蓋在需要檢測的目標裂縫上,為檢測裂縫寬度是否在可控范圍內,并將信息傳遞給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信息傳遞方式為電信號,裂縫超過預警值后位于裂縫上的開關因距離過大,將閉合,電路被觸發,并發送電流信號只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此時,信息處理及傳輸裝置收集裂縫預警裝置傳遞的信息,并將信息處理數字化傳輸至服務器。服務器收集數據后,可在客戶端顯示當前裂縫狀態,并指示人工采取相應的措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363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雜質含量測試方法
- 下一篇:巷道圍巖變形動態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