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負式電動撒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30030.0 | 申請日: | 2015-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600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東 |
| 主分類號: | A01C15/02 | 分類號: | A01C15/02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強 |
| 地址: | 2711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負 電動 撒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負式電動撒肥器,尤其是一種帶有電動刷頭的背負式電動撒肥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的需求,農村的年輕勞動力大部分去城市打工,留下駐守的婦女或者老人,相應的農活也由婦女或者老人獨自完成。
撒肥是農活中必要的一項,且撒肥是比較消耗體力的工作,雖然現在也有撒肥器,但是現有的撒肥器一方面結構比較復雜、造價高難以大范圍的推廣,另一方面現有的撒肥器不能很好的滿足撒肥的需要,撒肥施工難度大。
另外,現有的耕地一般不集中,每家每戶雖有農田,但一般分散嚴重;大規模的撒肥器不能很好的適應以上情況,靈巧、便利、高效的撒肥器才是真正的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負式電動撒肥器,本撒肥器在料桶的底部出口位置處設有電動系統,通過刷頭實現出料撒肥;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撒肥效果好、結構緊湊、方便靈活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
一種背負式電動撒肥器,包括料桶,料桶的上端設有料蓋,下端設有出口,料桶的一側設有背帶,其特征在于:料桶內設有一個電動出料裝置,所述的電動出料裝置包括刷頭,所述的刷頭包括轉軸,以轉軸軸心為圓心環形陣列有刷片;刷頭位于料桶下端的出口上,與出口連接有出料管;肥料經刷頭進入到出料管內。
所述的刷片沿軸心的徑向方向延伸。
所述的刷片至少設有四個。
所述的刷片端部位置設置有刷毛。
在料桶的底部設有一個傾斜式的底封板,上述的出口位于底封板的最底部。
在料桶的上端設有一個篩網。
在料桶與人體后背接觸的位置設有豎向的凸出料桶的豎條。
所述的底封板與料桶底部形成楔形空間,上述的電動系統位于楔形空間內。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料桶,用于盛放肥料,在料桶的底部設有出口,肥料經出口流出料桶。
在料桶內設有電動出料裝置,本電動處理裝置包括轉軸以及固定在轉軸上的刷片,相鄰的兩個刷片、轉軸以及料桶側壁形成封堵;當轉軸轉動時,帶動刷片進行轉動,從而帶動將處于相鄰兩刷片之間的肥料旋轉釋放。
刷片沿轉軸的徑向方向且環形陣列設置,結構緊湊,肥料下落均勻。
料桶的底部設有底封板,底封板的傾斜設置,上述的電動出料裝置位于傾斜底封板的最底側,這樣可以使得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夠全部進入到電動出料裝置位置處。
料桶上設有豎條,豎條能夠將料桶的外壁與人體后背進行分離,從而防止外壁全部貼敷在人體后背上,起到通風、清涼的效果。
將電動出料裝置置于楔形空間內,能夠最大的利用空間。
綜上,本實用新型在料桶的底部設有電動出料裝置,通過電動出料裝置從而將肥料進行釋放,且通過電動出料裝置實現均勻、連續的下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動出料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動出料裝置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未述及的相關技術內容均可采用或借鑒現有技術。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圖1所示,一種背負式電動撒肥器,包括料桶1,本料桶采用背負式結構,可以借鑒現有的背負噴霧器的結構,在料桶1的上端設有料蓋,通過料蓋2可以將肥料倒入到料桶1內;本實施例還在料蓋位置處設有一個料篩,肥料經料篩才能落入到料桶,便于料桶內肥料的順利下落。
料桶1的下端設有出口,肥料可以經出口脫離料桶;本撒肥器在出口位置處設有電動出料裝置,電動出料裝置如圖2、3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東,未經李建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300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