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19458.5 | 申請日: | 2015-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45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毛軍;徐文賦;朱立湘;李潤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藍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7/02 | 分類號: | 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禹小明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惠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池 包非共 串聯 結構 阻值 檢測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電路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電路工作中常用到的阻值檢測電路大部分都是通過分壓進行換算后得到,如圖1所示,對于這種檢測方式,一個必要的條件是檢測電路需要和待檢測電阻共地,對于不共地的電阻是無法進行檢測的。以兩個高串數電池包NTC阻值檢測進行舉例說明,如圖2所示NTC一端是接地,另一端是通過端口送給外部檢測電路,當兩個電池包串聯起來時候會導致高端電池包NTC的“地”電壓為低端電池包的正極電壓V1,此時則會導致NTC2和檢測電路不共地,甚至電壓V1超過檢測電路或器件的耐壓值造成無法檢測,如果直接對地進行分壓,由于V1電壓過高將會導致檢測精度過低。另外,由待檢測電阻和檢測電路不共地而造成的檢測精度偏差或者無法進行相應檢測的問題,又會對后續操作的相關數據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能夠很好地實現對不共地電阻進行阻值檢測,而且檢測精度很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包括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所述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均與電壓值V1的電信號相連,還包括與所述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另一端相連的鏡像電路,所述鏡像電路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5與開關元件Q3電連接,其中,所述開關元件Q3的輸出端與外接電路的檢測端口相連,且通過上拉電阻R8接入電源信號VCC。
優選的,所述的鏡像電路中將連接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的兩個節點分別設置為X和Y,所述待檢測電阻R1通過電阻R3接地,并在節點X處依次接入開關元件Q1和電阻R6,所述參考電阻R2通過電阻R4接地,并在節點Y處依次接入開關元件Q2和電阻R7,其中,所述開關元件Q1與開關元件Q2的控制端互聯,開關元件Q1與電阻R6之間的節點與電阻R5相連,所述開關元件Q2與電阻R7之間的節點與開關元件Q2的控制端相連。
優選的,所述的開關元件為三極管、MOS管、達林頓管或對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一、有效解決了待檢測電阻和檢測電路之間不共地的問題,使得多極串聯電路的電阻最終都能被同一個檢測電路所檢測,且檢測精度非常高。
二、利用鏡像電路檢測阻值,電路簡單,易于實現,元件通用性高,實現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阻值檢測電路示意圖。
圖2為兩個高串數電池包NTC阻值檢測電路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電池包非共地串聯結構的阻值檢測電路,所述電路包括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均與電壓值V1的電信號相連,還包括與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另一端相連的鏡像電路,鏡像電路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5與開關元件Q3電連接,其中,開關元件Q3的輸出端與外接電路的檢測端口相連,且通過上拉電阻R8接入電源信號VCC。
其中,鏡像電路中將連接待檢測電阻R1和參考電阻R2的兩個節點分別設置為X和Y,待檢測電阻R1通過電阻R3接地,并在節點X處依次接入開關元件Q1和電阻R6,參考電阻R2通過電阻R4接地,并在節點Y處依次接入開關元件Q2和電阻R7,開關元件Q1與開關元件Q2的控制端互聯,開關元件Q1與電阻R6之間的節點與電阻R5相連,開關元件Q2與電阻R7之間的節點與開關元件Q2的控制端相連。其中,電阻R6兩端并聯有電容C1。
開關元件可選擇三極管、MOS管、達林頓管或對管。本實施例中,選擇三極管作為開關元件,其中,開關元件Q1和開關元件Q2為PNP型三極管,開關元件Q3為NPN型三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藍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藍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1945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電磁輻射偵測設備
- 下一篇:一種集體宿舍安全供電雙控制無線電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