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上反射鏡照射水面漂浮發電站提高發電量的增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04371.0 | 申請日: | 2015-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287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40/22 | 分類號: | H02S40/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23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上 反射 照射 水面 漂浮 發電站 提高 發電量 增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上反射鏡照射水面漂浮發電站提高發電量的增效裝置,屬于新能源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被水面覆蓋,到達陸地表面的太陽輻射能量只占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的30%,每年到達地球陸地上的太陽輻射能量約27億噸標準煤,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000多倍,世界能源結構的不合理在于: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大量排放物污染地球生態環境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被人類大量使用;而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排放物、能夠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清潔能源太陽能沒有被人類充分利用。目前,人類在陸地上建造的光伏電站只利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太陽能,由于地球上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陸地上寶貴的土地的大部分要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可用來建造光伏電站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緊,照射到廣闊水面上的太陽光資源、至今未能用于光伏發電。太陽能發電的大規模量產和技術進展可使成本持續下降,人類應當將迅速興建水面漂浮光伏電站作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太陽輻射是一種電磁輻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太陽輻射光譜的波長范圍分為三個主要區域:紫外光區、可見光區、紅外光區,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見光區和紅外光區,可見光區占太陽輻射總量的50%,光伏發電技術主要利用可見光區的太陽輻射光能通過太陽能電池轉換成電能,目前,世界上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理論最高值是28%,無錫尚德生產的世界一流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達到20%以上,目前,在自然條件下,直接照射到太陽能電池表面上的太陽光輻射的能量不足,造成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達不到最高值,也就是說,太陽能電池表面上的光照不足造成太陽能光伏發電量不夠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船上反射鏡照射水面漂浮發電站提高發電量的增效裝置。
在水面上漂浮的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的下部安裝浮力材料層,浮力材料層在水體中產生的浮力支撐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的上部露出水面接收太陽光的照射,在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的表面上從后方向前方依次安裝太陽能電池、導電線、控制器、逆變器和分流器,太陽光照射太陽能電池時,太陽輻射光譜中的可見光區的太陽輻射能量在太陽能電池中轉換成電能,從太陽能電池輸出的直流電通過導電線輸入控制器進行調整、接著通過導電線輸入逆變器,在逆變器內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從逆變器輸出的交流電通過導電線輸入分流器,從分流器輸出的一股電流通過導電線、輸電電塔輸入儲電站儲存電能,從分流器輸出的另一股電流通過導電線輸入燈塔,向燈塔內的照明燈具供電。
在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的附近停泊有工作母船,在工作母船的前部安裝有前反射鏡,前反射鏡的形狀是凹面鏡,有一定的聚光作用,前反射鏡的鏡面上鍍有薄的鋁層,有一定的反射光線的功能,太陽光照射前反射鏡的鏡面,反射的陽光反射到水面漂浮光伏電站表面上的太陽能電池的表面上,增加光子集聚到太陽能電池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量,高能量光子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上激發出電子—空穴對,電子—空穴對的增多可以增大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流。在工作母船的后部安裝有后反射鏡,后反射鏡的形狀是凹面鏡,有一定的聚光作用,后反射鏡的鏡面上鍍有薄的鋁層,有一定的反射光線的功能,太陽光照射后反射鏡的鏡面,反射的陽光反射到水面漂浮光伏電站表面上的太陽能電池的表面上,增加光子集聚到太陽能電池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量,高能量光子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上激發出電子—空穴對,電子—空穴對的增多可以增大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流。
前反射鏡向太陽能電池反射陽光的角度是可以調節、變動的,后反射鏡向太陽能電池反射陽光的角度是可以調節、變動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由工作母船1、前反射鏡2、后反射鏡3、船上發電信息管理中心4、水面漂浮發電站5、浮力材料層6、太陽能電池7、控制器8、逆變器9、分流器10、導電線11、燈塔12、陸地13、輸電線路14、儲電站15共同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043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