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行車取還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02261.0 | 申請日: | 2015-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127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超;尹昌兵;應龍泉;徐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寧海新啟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6/12 | 分類號: | E04H6/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行車 取還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取還車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行車取還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公共自行車普遍采用興建停車樁等方式用于停放公共自行車,而公共自行車基本都停放于露天條件下,即使有遮擋棚也不能很好的避免自行車因為風吹日曬而導致的加速自然老化。并且由于需要興建牢固的停車樁(遮擋棚等)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的公共自行車普遍采用并排排列的方式,非常的浪費使用面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自行車取還車裝置,通過錯位停放、智能存儲車等形式,減緩車輛老化,為使用者帶來更大的便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這種自行車取還車裝置,包括外殼組件、內部取還車組件,所述的外殼組件內安裝有內部取還車組件,所述的外殼組件上設置有刷卡區域和車輛信息指示燈;所述的內部取還車組件由機架模塊、左右移動模塊、上下升降模塊組成,機架模塊上安裝有左右移動模塊、上下升降模塊,上下升降模塊安裝于左右移動模塊內;所述的機架模塊由右立板、左立板、前上下層分隔板、后上下層分隔板組成,右立板、左立板分別立于左右兩側,前上下層分隔板、后上下層分隔板安裝于右立板、左立板之間,并分隔出上層空間和下層空間,托盤活動于該上層空間和下層空間之間,且前上下層分隔板、后上下層分隔板安裝有托盤位置傳感器,自行車放置于托盤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左右移動模塊由伸縮爪、移動架、移動架位置傳感器、移動架運動蓋、螺桿、螺桿驅動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組成,所述的移動架位于前上下層分隔板、后上下層分隔板上,移動架上設置有移動架位置傳感器;所述的螺桿驅動電機的頭部與第一齒輪連接,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該第二齒輪內設置有螺紋孔,并通過移動架運動蓋與移動架相連接,所述的螺桿分別與第二齒輪和移動架呈旋轉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移動架上設置有呈對稱分布的伸縮爪,當移動架與托盤位置對應后,伸縮爪扣入于托盤內。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下升降模塊由上下升降位置傳感器、升降臺、升降組件、伸縮電機組成,所述的升降臺的下方與升降組件相連接,升降臺的上方位于托盤的下方,升降組件由伸縮電機驅動,上下升降位置傳感器位于移動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錯位停放,以及自動取還車方式的運行,并將整個裝置可封閉于停車柜內,則可以有效避免風吹日曬導致的加速自然老化,以及采用錯位停放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空間的使用率;例如采用此種方式停放12輛公共自行車僅需使用原有停車樁形式的車位50%左右的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取還車組件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I-I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取還車組件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取還車組件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外殼組件;2、刷卡區域;3、車輛信息指示燈;4、內部取還車組件;10、托盤;11、伸縮爪;12、前上下層分隔板;13、移動架;14、移動架位置傳感器;15、移動架運動蓋;16、上下升降位置傳感器;17、升降臺;18、升降組件;19、伸縮電機;20、托盤位置傳感器;21、后上下層分隔板;22、自行車;23、右立板;24、螺桿;25、左立板;26、螺桿驅動電機;27、第一齒輪;28、第二齒輪;29、上層空間;30、下層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寧海新啟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寧海新啟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022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