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行郵智能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00336.1 | 申請日: | 2015-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828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新 |
| 主分類號: | G01V5/00 | 分類號: | G01V5/00;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亦莊***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檢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行郵智能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全世界范圍內恐怖襲擊、販毒、走私等犯罪活動的日益猖獗,各國政府已不斷加強對各種公共場所的安全檢查。如在火車站、機場、海關、碼頭等場所的入口處,為了公共安全,通常需要對行人、行郵逐個開包等進行檢測,監測被檢對象是否攜帶違禁物品和/或放射性物質,存在安檢人員工作強度大,效率低,客流通過率降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行郵智能檢測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行郵智能檢測系統包括智能檢測區、智能識別區和人工檢查區,所述智能檢測區、所述智能識別區和所述人工檢查區構成安檢區,所述智能檢測區、所述智能識別區和所述人工檢查區分別設置在三個不同的區域,所述智能檢測區設置傳輸裝置、X光圖像獲取裝置、X光圖像自動對比識別裝置和貼標裝置;所述智能識別區設置標簽識別裝置;其中,傳輸裝置,用于傳輸待檢測的行郵;X光圖像獲取裝置,用于獲取行郵的X光圖像;X光圖像自動對比識別裝置,用于將獲取的行郵的X光圖像與數據庫中的X光圖像自動對比分析判斷所獲取的行郵的X光圖像中是否含有違禁物品;貼標裝置,用于將電子標簽貼附于含有違禁物品的行郵上;標簽識別裝置,用于自動識別帶有電子標簽的行郵;行人攜帶行郵進入智能檢測區,將待檢測的行郵放置在所述傳輸裝置上,行郵經所述傳輸裝置傳輸至所述X光圖像獲取裝置內部,由所述X光圖像獲取裝置采集待檢測行郵的X光圖像,并將采集的X光圖像傳輸給所述X光圖像自動對比識別裝置,當X光圖像自動對比識別裝置判定所檢測的行郵中含有違禁品時,標貼裝置將電子標簽貼附于該行郵的外表面上,然后由傳輸裝置傳輸至行人取包處;當X光圖像自動對比識別裝置判定所檢測的行郵中不含有違禁品時,貼標裝置不工作,直接放行,由傳輸裝置將行郵傳輸至行人取包處;行人拾取行李經過標簽識別裝置出安檢區,當行人攜帶的行郵含有標簽時,標簽識別裝置自動報警,工作人員進入將行人及行郵帶去人工檢查區進行開包查驗,當行人攜帶的行郵不含有標簽時,行人攜帶行郵經標簽識別裝置直接出安檢區。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還包括可見光圖像獲取裝置,用于獲取行郵的可見光圖像。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所述可見光圖像獲取裝置為攝相機。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所述X圖像獲取裝置為X光機,所述X光機為單能X光機或雙能X光機。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所述電子標簽為RFID標簽,所述RFID標簽包括有源電子標簽和無源電子標簽。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所述標簽識別裝置上設置一報警裝置,在所述標簽識別裝置識別出帶有電子標簽的行郵時報警裝置報警。
上述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中,所述報警裝置包括報警燈和報警器,在所述標簽識別裝置識別出帶有電子標簽的行郵時報警燈亮,報警器鳴響。
相對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保持機場傳輸系統穩定運行,不停止皮帶傳輸的條件下對含有違禁品的行李進行自動標識,并在指定的位置對標識進行準確識別,并提供聲光報警功能;同時須提供對應行李的識別信息及照片供需方查找。
2、通過對傳輸中檢行李進行掃描特征,實現機場行李100%的自動篩查,自動識別旅客行李中是否含有違禁品,并對含有違禁品的行李進行自動標識,通過檢測天線在合適的查驗位置進行人工核查。提高違禁品的檢出率、檢出正確率、查驗工作效率。該系統需采用無紙化辦公,并降低一線人員的工作強度和職業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行郵智能檢測系統做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新,未經李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003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