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防撞梁總成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95682.5 | 申請日: | 2015-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953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殷為洋;張立玲;董傳林;姜偉;張靜宜;袁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蓮蓮;黃健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仁和鎮***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防撞梁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防撞梁總成及汽車,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防撞梁位于汽車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屬于車身前后的保護裝置。防撞梁是用來減輕車輛受到碰撞時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種裝置,由主梁、吸能盒以及連接汽車的安裝板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盡可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通過這樣就發揮了它對車輛的保護作用。
而在現代汽車安全性的設計中,汽車防撞梁結構包括防撞梁主體段和位于防撞梁主體段兩端的連接段,所述防撞梁主體段以及兩端的連接段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然而,在實施本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的防撞梁存在以下問題,現在的防撞梁結構的軸線為一條直線,使得其縱向防撞面積較小,不僅不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并且還不可以對車身底部的排氣系統、油箱等結構進行保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防撞梁總成及汽車,用于解決現在的防撞梁結構的軸線為一條直線,使得其縱向防撞面積較小,不僅不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并且還不可以對車身底部的排氣系統、油箱等結構進行保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是為了提供一種汽車防撞梁總成,包括連接在車身上的防撞梁;
所述防撞梁包括防撞主體段、與防撞主體段的兩端相連接的過渡段、與所述防撞主體段兩端的過渡段相連接的連接段;
所述防撞主體段相對于所述過渡段和所述連接段向下凹陷,并且所述防撞主體段的軸線與過渡段的軸線和連接段的軸線位于不同水平面上。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防撞梁兩端的所述連接段上對稱連接有吸能盒。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吸能盒包括:盒體和與盒體相連接的吸能盒連接板,所述連接段通過吸能盒連接板與所述盒體相連接。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防撞梁通過防撞梁安裝板安裝在車身上,所述防撞梁安裝板與所述盒體相連接。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盒體包括上下對稱的兩個吸能盒片體,所述吸能盒連接板設置在兩個吸能盒片體的一側,所述兩個吸能盒片體通過吸能盒連接板相連接。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連接段上設有定位孔,用于防撞梁的安裝定位。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連接段上還設有用于穿過定位傳感器線束的線束孔,所述線束孔位于所述過渡段和定位孔之間。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防撞主體段和過渡段上均勻設有若干減重孔。
如上所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所述防撞梁總成整體為左右對稱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是為了提供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汽車防撞梁總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防撞梁總成及汽車,結構簡單,容易實現,通過將防撞梁設置為防撞主體段相對于過渡段和連接段向下凹陷,整體為軸線偏移的曲線結構,即防撞主體段為下沉式結構,有效的增大了防撞梁的縱向保護區域,并且使得所述防撞梁可以對其下端的油箱、排氣系統等結構進行有效的保護,防止上述部件被地面上的尖銳物刮傷,提高了裝置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市場的推廣與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給出的汽車防撞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給出的防撞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給出的吸能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防撞梁;2、吸能盒連接板;
3、吸能盒;4、防撞梁安裝板;
5、連接段;6、定位孔;
7、線束孔;8、過渡段;
9、減重孔;10、防撞主體段;
11、吸能盒片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安裝”、“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汽車防撞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參考附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防撞梁總成,包括連接在車身上的防撞梁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956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安全氣囊
- 下一篇:具有多功能板式彈簧的擺動控制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