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滑雪訓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91490.7 | 申請日: | 2015-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64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彭靖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喬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69/18 | 分類號: | A63B6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東區***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雪 訓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滑雪訓練機的創新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世界各地每一年皆有數百萬計的人參與滑雪的活動,有些人純粹只是為了好玩,當然也有些人把滑雪當成運動比賽來競爭。然而,不論這些滑雪的愛好者以甚么樣的心情或心態來從事滑雪活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能獲得運動所帶來的好處。
有些時候,例如夏季,對于滑雪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這段期間仍然會有人向往滑雪,于是便有模擬滑雪時手臂運動軌跡的運動器材開始問市。這一類運動機械通常包括一裝設于一底座上的直立結構,該直立結構的頂部設有定滑輪、一動力傳遞機構、阻尼機構以及拉繩。該拉繩于繞過定滑輪后直接牽引動力傳力機構,再通過所回傳的反作用力來達到運動的效果。
此種結構形態于實際使用經驗中發現仍存在下述的問題點:不管是設的單一拉繩,或是對應使用者的左、右手設置雙拉繩,都是直接拉引單入力機構的動力傳遞系統,即使設置有阻尼機構,其所回傳的反作力不大,造成運動效果不彰,事倍功半,不僅浪費了時間,更達不到應有的運動效果。再加上拉繩直接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上,因此拉繩底端的揚程等于其被外拉的距離,因此直立結構藉不得不加高,以應付身材較高的使用者,無形中就提高了滑雪機的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動健身器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滑雪訓練機,包括一置放于支撐面的底座、一固設于底座上的立柱、一橫向水平裝設于立柱自由端部的橫桿組、分別繞設于立柱與橫桿的第一滑輪組與第二滑輪組,其中,該第一滑輪組與第二滑輪組的結構相同,并互相鏡射對應;該第一滑輪組與第二滑輪組分別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該動力傳遞機構連設于一阻尼機構;其中:該立柱的相同高度處,分別裝設有一第一定滑輪以及一第二定滑輪;該橫桿組的左右兩側分別裝設有互相對應的至少一轉向滑輪;該第一滑輪組包括一第一拉繩,該第一拉繩的第一端由外而內,依序繞設于相對應的至少一轉向滑輪、一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的第一動滑輪以及第一定滑輪;其中該第一動滑輪上裝設有一第一框體,該第一拉繩的第一端于繞過第一定滑輪后,固設于該第一框體的頂部,而該第一框體的底部通過一第一織帶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其中,該第一織帶預先彈性卷繞于動力傳遞機構中;而該第一拉繩的第二端連設有一第一握把,方便使用者在運動的過程中,握持拉引該第一拉繩;以及該第二滑輪組包括一第二拉繩,該第二拉繩的第一端由外而內,依序繞設于相對應的至少一轉向滑輪、一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的第二動滑輪以及第二定滑輪;其中該第二動滑輪上裝設有一第二框體,該第二拉繩的第一端于繞過第二定滑輪后,固設于第二框體的頂部,而該第二框體的底部通過一第二織帶連設于動力傳遞機構,其中,該第二織帶預先彈性卷繞于動力傳遞機構中;而該第二拉繩的第二端連設有一第二握把,方便使用者在運動的過程中,握持拉引該第二拉繩。
當使用者模擬滑雪的動作,雙手分別向下斜向拉引該第一握把與第二握把時,其拉扯的力量會通過動力傳遞機構傳遞至阻尼機構,利用阻尼機構所提供的阻力,進而達到模擬滑雪動作的運動效果;且由于第一/第二定滑輪與第一/第二動滑輪的設置,該第一/第二拉繩第二端的移動距離為第一/第二動滑輪揚程的三倍。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實用新型對照先前技術而言,可緩和阻尼機構所提供的反作用力與降低立柱相關截構的長度,達到提高運動效率、縮短運動時間以及節省材料成本等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利用)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除殼體與阻尼機構后的立體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除殼體與阻尼機構后的局部前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拉繩作動前后的移動量比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喬企業有限公司,未經孟喬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914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爾夫球桿握套
- 下一篇:一種藍球教學訓練用傳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