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LED調光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75205.2 | 申請日: | 2015-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94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傅強;李云;張國崢;陸東陽;羅雋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南能匯智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28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調光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調光電路。
背景技術
LED燈因其對工作電壓、電流須嚴格控制以滿足其工作特性及可靠、高效的要求,所以一般LED燈都需要配以專用的驅動電源。而用戶在對光源照度在不同時機也有不同的需求;如有時我們需要燈具能以最大亮度工作以滿足我們對照度的需要,反之有時我們則需要其能降低亮度以滿足我們對較弱補光的要求,同時也節省電能的消耗。所以對LED燈調光控制在滿足用戶更多需求的同時也對防止全球變暖作出貢獻;又因用戶對LED燈調光要求:具有優良的線性、寬廣的調光范圍(亮度0-100%調節)、更高的穩定性、高效率、高功率因數、低電磁干擾、低成本實現等,因此具有優良調光特性的LED驅動便顯得更加重要。
傳統的LED調光采用兩線電力線載波控制調光,將調光控制信號經過高頻頻率調制,隔離變換后通過電源零、火兩線傳送,然后在終端取出需要的信號;利用取出的調光控制信號控制LED燈或氣體放電燈電流以達到調光的目的。此方法優點主要是:調光線性好,范圍寬可達0~100%,電磁干擾小,線路功率因數可以做得很高,可靠性較高。缺點主要是:對用戶線路有特殊要求,其調光器須220V零火兩線供電,且載波信號需經由零火兩線疊加傳送,對用戶線路有特殊要求,給用戶帶來不便,并增加了整體成本,限制了其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一種LED調光電路,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調光電路調光線性不好、一致性差、低效率、低功率因數、成本偏高、與原有用戶線路不能匹配、對新用戶線路有特殊要求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LED調光電路,包括調光信號產生電路、調光信號轉換電路、PWM控制電路以及LED驅動電路;
所述調光信號產生電路具有火線信號輸入端與調光信號輸出端;所述調光信號轉換電路具有調光信號輸入端、零線信號輸入端、第一方波信號輸出端以及第二方波信號輸出端;所述PWM控制電路具有第一方波信號輸入端、第二方波信號輸入端以及PWM信號輸出端;所述LED驅動電路具有PWM信號輸入端與驅動信號輸出端;所述調光信號輸出端與所述調光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方波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方波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方波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方波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PWM信號輸出端與所述PWM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驅動信號輸出端與LED電源端連接;
其中,所述調光信號產生電路包括調光設定單元、電源開關、第一光耦、第一可控硅、第一上拉電阻、第一二極管、第二上拉電阻、第二光耦、第二可控硅、第一分壓電阻、第二二極管與第二分壓電阻,并具有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以及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電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火線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一上拉電阻與直流電壓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極連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陰極與所述電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陽極與所述調光信號輸出端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一分壓電阻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二上拉電阻與直流電壓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極連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陽極與所述電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二分壓電阻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陰極與所述調光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調光設定單元與所述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和第二控制輸入端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調光信號轉換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調光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光耦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并與所述第四光耦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于所述零線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光耦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并與所述第三光耦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所述第三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通過所述第三電阻連接直流電壓,所述第三光耦的第二輸出端通過所述第四電阻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光耦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端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一電容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方波信號輸出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南能匯智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南能匯智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752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