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72058.3 | 申請日: | 2015-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256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沈朝勇;譚平;崔杰;黃襄云;馬玉宏;陳洋洋;劉楊;周福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11344 | 代理人: | 馬麗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大幅度 轉角 橡膠 支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橋梁工程隔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橋梁隔震層、大空間結構隔震層的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
背景技術
疊層橡膠隔震技術對減輕地震給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帶來的破壞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水平變形能力和耗能效果,同時也具有較好的抗壓剛度,因此應用于建筑隔震層、橋梁隔震層中能有效地隔阻地震的水平振動對建筑的破壞。對于橋梁隔震結構,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大量車輛行駛到橋梁中部時會使大跨度的橋梁結構在其兩端發生一定量的轉動,對超大跨度的橋梁,采用普通的隔震橡膠支座雖可以滿足水平隔震的功能,但如讓隔震橡膠支座承擔過大的轉角,會使隔震橡膠支座因壓彎作用使其失穩而失去豎向承載能力;對大跨度結構隔震,因跨度較大,其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會產生較大的撓曲變形,勢必在結構的兩端會形成大的轉角,該情況同樣會使隔震橡膠支座因壓彎作用使其失穩而失去豎向承載能力。為滿足隔震結構既具有減輕地震的功能,同時滿足在常遇荷載作用大轉角變形的功能,需要一種在常遇荷載作用下具有大轉角變形的功能,同時地震時能起到很好耗能功能的新型大轉角隔震橡膠支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其在結構常遇荷載作用下可以發生較大幅度的轉角,不妨礙隔震支座的水平運動,在地震荷載作用下,該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可有效耗散地震能量,具有良好的隔震安全性能。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該目的:
一種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包括支座本體,所述支座本體的上端設置有上封板,支座本體的下端設置有下封板,所述上封板的直徑大于支座本體的直徑,還包括罩設包裹住所述上封板的上環板、設置在上環板與上封板之間的頂部具有弧形面的弧形鋼滑塊,所述弧形鋼滑塊的底部與上封板連接,所述弧形鋼滑塊的弧形面通過一弧形聚四氟乙烯板與上環板連接,所述上環板的外周環繞設置有凸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凸形聚四氟乙烯板的頂部與上環板的內側面抵接構成轉動摩擦副。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封板的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所述弧形鋼滑塊的底部嵌入所述凹槽內部。
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與隔震層頂板結構連接的上連接板、用于與隔震層底部結構連接的下連接板,所述上連接板與上環板連接,所述下連接板與下封板連接。
作為優選的,所述上連接板與上環板、下連接板與下封板均通過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上連接板、下連接板分別設置有用于與隔震層頂板結構、隔震層底部結構連接的連接孔。
其中,所述上環板的開口處設置有用于從下方包裹所述上封板的底部圓環板,所述底部圓環板與上封板在豎向留有一定的縫隙。
作為優選的,所述支座本體為天然隔震橡膠支座、鉛芯隔震橡膠支座或高阻尼隔震橡膠支座。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在結構常遇荷載作用下可以發生較大幅度的轉角,不妨礙隔震支座的水平運動。
2、在地震荷載的作用下,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大轉角隔震橡膠支座可有效耗散地震能量。
3、上環板的底部圓環板與隔震橡膠支座上封板之間在豎向留有一定的縫隙,不妨礙本支座發生較大幅度的轉角功能。
4、該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的上環板可以使隔震支座本體在豎向具有一定的豎向抗拉承載能力,同時防止上部結構因發生過大轉角而遭受破壞。
5、該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結構簡潔,施工安裝,免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大幅度轉角隔震橡膠支座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座本體,2-上封板,3-下封板,4-上環板,5-弧形鋼滑塊,6-弧形聚四氟乙烯板,7-凸形聚四氟乙烯板,8-上連接板,9-下連接板,10-螺栓,11-連接孔,12-底部圓環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大學,未經廣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720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控溫防結冰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橋梁板式支座改進的智能稱重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