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表及其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72039.0 | 申請日: | 2015-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61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耀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2 | 分類號: | A44C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表 及其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手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表及其連接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手表及其手表主體與表帶之間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手表作為一種戴在手腕上的計時或顯示時間的儀器,早已成本人們常攜帶的生活用品,且還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裝飾品。眾所周知,手表一般由手表主體和表帶組成,也即是說,通過表帶將具有計時功能的手表主體佩戴在手腕上。
如圖1所示,傳統的手表中,其表帶主體100與表帶400之間的連接大多采用耳軸600的連接方式,也即,在表帶主體的兩側各凸設一耳件,并在各耳件上開設連接孔用以穿設耳軸,通過各對應的耳軸即可將表帶連接到表帶主體上。然而,此種連接方式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當用戶需更換表帶時,需采用專用工具將耳軸摳出,然后才能將表帶取出,顯然,用戶不能根據需要隨時且方便地更換表帶;2)另外,一般表帶由左右兩部分組成,這樣,當用戶需更換表帶時,還需重復兩次來拆卸或安裝表帶,顯然,更換表帶的過程比較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表及其連接結構,用以解決傳統的手表中其手表主體和表帶之間的連接結構存在需借助專用工具拆卸且拆卸動作比較繁瑣從而導致不便于更換表帶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手表的連接結構,該手表的連接結構,用以拆卸或安裝表帶,包括手表主體,還包括位于所述手表主體的下方的夾緊片,所述夾緊片設有連接部和與所述連接部的一端連接的夾持部,所述連接部通過轉軸彈性旋轉連接于所述手表主體的底部上,表帶可拆卸式連接于所述夾持部上,且位于所述夾持部和所述手表主體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手表主體的底部上凸設有兩相對的第一凸臺,各所述第一凸臺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連接部的頂面上凸設有兩相對的第二凸臺,各所述第二凸臺上開設有第二通孔;套設有扭簧的所述轉軸穿設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內以將所述夾緊片彈性旋轉連接于所述手表主體的底部上。
進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均同軸線,且兩所述第一通孔之間的距離大于兩所述第二通孔之間的距離;兩所述第二凸臺位于兩所述第一凸臺之間,所述扭簧位于兩所述第二凸臺之間。
進一步地,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徑尺寸與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徑尺寸相同,且所述轉軸的一端的軸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徑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夾持部的頂面上設有用以卡接所述表帶的卡件,所述表帶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卡扣孔,所述卡件可拆卸式插設于各所述卡扣孔內。
更進一步地,所述卡件呈“T”字型。
進一步地,于所述夾持部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所述夾持部的頂面上設有呈條狀的限位件。
進一步地,所述夾緊片還設有連接于所述連接部的另一端上的指壓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連接結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在手表主體的底部設置兩第一凸臺,并在夾緊片的頂面上設置兩第二凸臺,再通過套設有扭簧的轉軸穿設在各第一凸臺和各第二凸臺上以將夾緊片彈性旋轉連接在手表主體的底部上,這樣,手動按壓夾緊片的指壓部時,夾緊片即可繞轉軸旋轉并與手表主體的底部呈一夾角,將表帶放進夾持部和手表主體之間后,讓夾持部的卡件插設在表帶的相應卡扣孔內,松開指壓部,由此實現表帶的裝配,反之,即可實現表帶的拆卸,顯然,不需借用其它的工具,整個裝拆過程即可簡單方便且一次性完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手表,包括上述的手表的連接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手表通過采用上述的連接結構,使得能方便且簡易地一次性實現表帶的拆卸和裝配,這樣,非常便于手表的維護,以及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除此之外,拆卸下表帶后,該手表還可固定在腰帶或自行車等位置上使用,故,手表的使用方式更靈活多變,有效地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受。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手表的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手表的連接結構裝配后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手表的連接結構中表帶取出或表帶裝配的過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手表的連接結構的手表主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中手表的連接結構的夾緊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中手表的連接結構的扭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2中手表的連接結構的轉軸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2中手表的連接結構的表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720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