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71849.4 | 申請日: | 2015-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34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雙;崔淑芳;劉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雙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濱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理 泥沙 河流 河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泥沙治理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
背景技術
水土流失是我國自古以來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水土流失的危害巨大,不僅會破壞河道兩側的土地結構,而且還會因為流失的泥沙而堵塞河流河道,從而會產生河流落差大、河流河道改道、淹沒堤岸等現象的出現。我國每年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治理河流河道,主要開展的工作是對河流河道進行清理,保證河流河道的通暢;但對河流河道的清理工作相當繁瑣,勞動強度大,治理成本高,甚至會破壞原來河流河道的結構。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實現對河流河道中泥沙的攔截,同時具有勞動強度小,治理成本低等優點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包括用于攔截水流的攔板,所述攔板包括若干塊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和側板,所述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相間設置,相鄰的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通過側板相連,所述第一板體的背部固定連接有集沙裝置,所述集沙裝置包括固定環和與固定環固定相連的集沙袋,所述固定環通過螺絲與第一板體固定,所述第一板體中設置有與固定環相配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其中,所述集沙袋由濾網編織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其中,所述通孔的內徑小于固定環的內徑,且通孔與固定環同軸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和側板一體制成。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夠有效實現對河流河道中泥沙的攔截,同時具有勞動強度小,治理成本低等優點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河流河道中,當水流流經本實用新型時,水流中的泥沙被阻擋在集沙袋中,過濾后的水體則從集沙袋的孔隙中流出,從而實現了對泥沙的收集;在本實用新型治理河流河道的過程中,定期對集沙裝置中的泥沙進行觀測,當集沙袋中的泥沙過多時,將集沙裝置卸下并清理,集沙裝置清理完成后將其裝回至第一板體上即可。本實用新型有效實現了對河流河道中泥沙的攔截,同時與傳統河流河道治理方式相比具有勞動強度小,治理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集沙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的治理含泥沙量大的河流河道的裝置,包括用于攔截水流的攔板1,所述攔板1包括若干塊第一板體11、第二板體12和側板13,所述第一板體11與第二板體12相間設置,相鄰的第一板體11與第二板體12之間通過側板13相連,所述第一板體11的背部固定連接有集沙裝置2,所述集沙裝置2包括固定環21和與固定環21固定相連的集沙袋22,所述固定環21通過螺絲3與第一板體11固定,所述第一板體11中設置有與固定環21相配的通孔111,所述集沙袋22由濾網編織而成,所述通孔111的內徑小于固定環21的內徑,且通孔111與固定環21同軸設置,所述第一板體11、第二板體12和側板13一體制成,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河流河道中,當水流流經本實用新型時,水流中的泥沙被阻擋在集沙袋中,過濾后的水體則從集沙袋的孔隙中流出,從而實現了對泥沙的收集;在本實用新型治理河流河道的過程中,定期對集沙裝置中的泥沙進行觀測,當集沙袋中的泥沙過多時,將集沙裝置卸下并清理,集沙裝置清理完成后將其裝回至第一板體上即可。本實用新型有效實現了對河流河道中泥沙的攔截,同時與傳統河流河道治理方式相比具有勞動強度小,治理成本低的優點。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雙,未經張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718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