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貯油筒組件補焊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65585.1 | 申請日: | 2015-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5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海;蔣文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川東減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劉興順 | 
| 地址: | 4027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貯油筒 組件 焊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貯油筒組件加工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貯油筒組件補焊工裝。
背景技術
貯油筒組件是摩托車減震器上的重要組件,它由貯油筒和n形支耳構成,這兩個件焊接在一起,且焊接方式為圓周焊,然而焊接時常常會有虛焊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焊接強度不高,易發生解體,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貯油筒組件補焊工裝,欲通過該工裝方便地對焊接后的虛焊進行補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貯油筒組件補焊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臺(1)和支撐方鋼(3),其中焊接臺(1)的前部左右并排有兩個直角形桿(2),該直角形桿由第一圓桿(2a)和第二圓桿(2b)構成,其中第一圓桿(2a)的上端與所述焊接臺(1)前部焊接,該第一圓桿朝前設置,且第一圓桿(2a)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圓桿(2b)下端垂直固定,該第二圓桿上端懸空;所述支撐方鋼(3)的頂面左右并排有一根圓桿(4),該圓桿與支撐方鋼(3)頂面垂直,且這兩根圓桿(4)之間設有一個矩形框(5),這兩根圓桿的上端分別與矩形框(5)左、右端的框條垂直固定;補焊時,貯油筒組件中的貯油筒(T)穿設在所述矩形框(5)中,該矩形框靠在所述焊接臺(1)的前部,貯油筒組件中的n形支耳(Z)卡在所述支撐方鋼(3)外面,這根支撐方鋼的兩端支撐在對應端直角形桿(2)的第二圓桿(2b)下部,并與對應端直角形桿(2)的第一圓桿(2a)下部接觸。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焊接工人可以先在矩形框(5)中左右并排放入一排貯油筒組件,然后站立著手持焊槍就可以焊接貯油筒前面半個圓周,完成貯油筒前面半個圓周的補焊后,再將支撐方鋼的左右端換向,以便將貯油筒后面半個圓周換到前面,以便后續進行補焊,從而使貯油筒與n形支耳之間形成實現圓周焊,且無虛焊。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對貯油筒組件進行補焊,以使貯油筒組件中的貯油筒與n形支耳之間形成實現圓周焊,且無虛焊,且本補焊工裝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為了便于焊接工人站立補焊,所述第一圓桿(2a)與豎直面之間一個夾角α,該夾角α的度數為30°-60°。
為了進一步方便焊接工人站立補焊,所述焊接臺(1)的高度為1.1-1.4m。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對貯油筒組件進行補焊,以使貯油筒組件中的貯油筒與n形支耳之間形成實現圓周焊,且無虛焊,且本補焊工裝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貯油筒組件補焊工裝,主要由焊接臺1、直角形桿2、支撐方鋼3、圓桿4和矩形框5構成。其中,焊接臺1由角鋼焊接而成,該焊接臺1的高度為1.1-1.4m,并可進一步優選為1.2、1.3m。
在焊接臺1的前部左右并排有兩個直角形桿2,該直角形桿2由第一圓桿2a和第二圓桿2b構成,其中第一圓桿2a的上端與焊接臺1前部焊接,該第一圓桿2a朝前設置,且第一圓桿2a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圓桿2b下端垂直固定,該第二圓桿上端懸空。在本案中,第一圓桿2a與豎直面之間一個夾角α,該夾角α的度數為30°-60°,并可進一步優選為45°或50°。
如圖1所示,支撐方鋼3的頂面左右并排有一根圓桿4,該圓桿4與支撐方鋼3頂面垂直,且這兩根圓桿4之間設有一個矩形框5,這兩根圓桿4的上端分別與矩形框5左端和右端的框條垂直固定。補焊時,貯油筒組件中的貯油筒T穿設在矩形框5中,該矩形框5靠在焊接臺1的前部,貯油筒組件中的n形支耳Z卡在支撐方鋼3外面,這根支撐方鋼3的兩端支撐在對應端直角形桿2的第二圓桿2b下部,并與對應端直角形桿2的第一圓桿2a下部接觸。完成貯油筒T前面半個圓周的補焊后,將支撐方鋼3的左右端換向,以便將貯油筒T后面半個圓周換到前面,以便后續進行補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川東減震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川東減震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655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車主架焊接夾持件
 - 下一篇:脫卸式保溫加熱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