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閥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9948.0 | 申請日: | 2015-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221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金鶴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捷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27/00 | 分類號: | 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01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壓設備的配件,具體涉及了一種閥塊。
背景技術
現今的供壓設備所使用的閥塊,都是在一個閥塊上設置多通道,可根據需要開啟相應的通道,因此使閥塊的體積過大,影響安裝和維護,并且當閥塊發生漏油時,很難檢測是閥塊中那個回流通道漏的油。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閥塊,其目的:預防閥塊漏油,且當發生漏油時,可快速的確定漏油的回流通道。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閥塊,包括上閥體、下閥體和流量控制裝置,上閥體通過螺栓裝設在下閥體的頂部,上閥體和下閥體之間設有密封圈;
上閥體的下側面設有第一凹槽、下閥體的上側面設有與第一凹槽相應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形成了一條回流通道;
上閥體的下側面還設有與第一凹槽相垂直且相通的第一半圓形凹槽,下閥體的上側面設有與第一半圓形凹槽相應的第二半圓形凹槽,第一半圓形凹槽和第二半圓形凹槽相配合形成了一個通孔;
流量控制裝置設置在上閥體和下閥體的兩側,流量控制裝置上旋轉設有調節桿,且調節桿安插在通孔之中;
調節桿在與回流通道的相應的位置上設有弧形凹槽;
回流通道安插有透明狀軟管。
優選的,透明狀軟管與回流通道之間為過隙配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簡化回流通道結構,使閥塊的整體體積縮小,在回流通道上增加了透明狀軟管,方便了操作人員觀察,可快速的確定漏油的回流通道;透明狀軟管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承載一定的壓力,進而預防了閥塊漏油。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閥塊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沿圖1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閥塊的調節桿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上閥體11.第一凹槽2.下閥體21.第二凹槽3.螺栓4.流量控制裝置41.調節桿42.弧形凹槽6.透明狀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閥塊,包括上閥體1、下閥體2和流量控制裝置4,上閥體1通過螺栓3裝設在下閥體2的頂部,上閥體1和下閥體2之間設有密封圈,確保了該閥塊容易拆裝。
上閥體1的下側面設有第一凹槽11、下閥體2的上側面設有與第一凹槽11相應的第二凹槽21,所述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相配合形成了一條回流通道,簡化回流通道結構,使閥塊的整體體積縮小。
上閥體1的下側面還設有與第一凹槽11相垂直且相通的第一半圓形凹槽,下閥體2的上側面設有與第一半圓形凹槽相應的第二半圓形凹槽,第一半圓形凹槽和第二半圓形凹槽相配合形成了一個通孔。
所述的流量控制裝置4設置在上閥體1和下閥體2的兩側,流量控制裝置4上旋轉設有調節桿41,且調節桿41安插在通孔之中,所述的調節桿41在與回流通道的相應的位置上設有弧形凹槽42,流量控制裝置4控制調節桿41旋轉來調節保壓油的流速和壓力,有效的防止了閥塊漏油;其中流量控制裝置4與PLC系統相連接,流量控制裝置4能自動控制調節桿41旋轉,當PLC系統維護時,需要通過手動調節流量控制裝置4控制調節桿41旋轉。
回流通道內安插有透明狀軟管6,方便了操作人員觀察保壓油的情況,且透明狀軟管6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承載一定的壓力,進一步預防了閥塊漏油。
透明狀軟管6與回流通道之間為過隙配合,防止了保壓油從透明狀軟管6邊緣滲出。
以上就是一種閥塊的結構特點和作用效果,其優點:結構簡單,體積小,預防閥塊漏油,且當發生漏油時,可快速的確定漏油的回流通道。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捷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捷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99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劍桿織機的送緯劍桿頭布板
- 下一篇:一種寬幅高效智能化清梳聯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