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自儲電供電風扇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9200.0 | 申請日: | 2015-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4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沙建龍;李光明;王占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博得立電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5/08 | 分類號: | F04D25/08;F04D27/00;H02K7/18;H02K7/116;H02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許方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供電 風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自儲電供電風扇,屬于智能風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風扇簡稱電扇,也稱為風扇、扇風機,是一種利用電動機驅動扇葉旋轉,來達到使空氣加速流通的家用電器,主要用于清涼解暑和流通空氣,廣泛用于家庭、辦公室、商店、醫院和賓館等場所。電風扇的原理是通過加速空氣流動,是周圍環境達到清涼解暑的作用,現有的電風扇產品中,基本都是驅動扇葉加速扇葉周圍的空氣流動,帶動周圍環境的空氣流動,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設計人員和生產廠家也在不斷努力,針對現有的風扇進行改進與創新,諸如專利申請號:201310576968.4,公開了一種風扇,其包括外殼、把手、風扇葉片、驅動風扇葉片轉動的電機和LED探照光源,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外殼頂部,所述電機、風扇葉片和探照光源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所述探照光源位于所述風扇葉片遠離收容腔頂部一側,所述前殼對應所述風扇葉片的轉動面設有出風口,所述后殼對應所述前殼的出風口設有進風口,所述外殼對應所述LED探照光源設有透光部,所述LED探照光源透過所述透光部發光,所述LED探照光源出射光束的方向垂直所述風扇葉片的轉動軸;上述技術方案設計的風扇,即可實現風扇除了吹風散熱功能外,增加了聚光探照功能,作為電筒使用,適用于任何季節,同時還能起到輔助照明作用。
還有專利申請號:201410024490.9,公開了一種風扇,包括一風扇架、一定子以及一轉子,所述風扇架包括外框及托座,所述定子裝設于托座上方,所述轉子包括由上方罩住所述定子的轉子外殼,所述轉子外殼包括一頂板、自頂板的中心向下垂直延伸的轉軸及自所述頂板環繞該轉軸傾斜向下延伸的開口逐漸增大的錐狀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與所述托座之間形成一環繞所述托座的裝配間隙,該轉軸轉動連接于該定子及該托座。上述技術方案所設計的風扇,在工作時,風流會在套筒的引導下避開托座,防止風流通過托座的反彈進入轉子內部,從而切斷了灰塵進入轉子內部的最主要的途徑,防塵效果顯著。
不僅如此,專利申請號:201510078858.4,公開了一種風扇,包括輪轂與多個周向分布固定連接在輪轂上的葉片,在輪轂面向風扇出風側的側面上設有多個周向分布的脊狀凸起,脊狀凸起的走向自輪轂的外緣指向輪轂的中心。上述技術方案設計的風扇,在風扇轉動的過程中,輪轂上的脊狀凸起能夠在輪轂出風側使空氣流動,產生風壓提高了輪轂出風側端面的壓強,減小了其與周圍區域的壓強差,進而減少了回流,增加了風量,提高了風扇效率。
由上述現有技術可以看出,現有的風扇多從結構入手,通過各種改進、創新式的結構,增加風扇的出風量,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依然能發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諸如當遇到外部供電裝置發生斷電時,則現有的風扇就無法工作了,就會影響到風扇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自儲電供電風扇,基于現有風扇結構進行改進,引入轉動機械發電機,并結合設計的儲電模塊,實現雙電源之間的適時切換,能夠有效保證所設計智能自儲電供電風扇在實際工作中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智能自儲電供電風扇,包括扇葉本體、轉動電機和外接供電電源;其中,扇葉本體包括中心軸,以及彼此等間距分布設置在中心軸外周側面上的至少兩片扇葉;轉動電機驅動桿的端部與扇葉本體上中心軸的端部相固定連接,且轉動電機驅動桿的中軸線與扇葉本體上中心軸的中軸線共線;還包括轉動機械發電機、主動齒輪、隨動齒輪、控制模塊、儲電模塊;其中,隨動齒輪固定設置在轉動機械發電機驅動桿的端部,且隨動齒輪所在面與轉動機械發電機驅動桿所在直線相互垂直,轉動機械發電機的驅動桿在隨動齒輪的轉動作用下而轉動;主動齒輪固定套設在轉動電機的驅動桿上,并且主動齒輪位于轉動電機與扇葉本體中心軸之間,主動齒輪所在面與轉動電機驅動桿所在直線相互垂直,主動齒輪隨轉動電機驅動桿的轉動而轉動;轉動電機的位置與轉動機械發電機的位置彼此相對固定,主動齒輪的齒輪與隨動齒輪的齒輪彼此咬合相接觸,隨動齒輪隨主動齒輪的轉動而轉動;轉動機械發電機的供電端經導線與儲電模塊相連接;控制模塊分別與轉動電機、儲電模塊、外接供電電源相連接;儲電模塊和外接供電電源分別經過控制模塊擇一為轉動電機進行供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固定卡環,固定卡環同時連接所述轉動電機和轉動機械發電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動電機為無刷轉動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博得立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博得立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9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