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機動車輛中的方向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5712.X | 申請日: | 2015-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216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鄒享文;王琴;蘇培剛;倪凡;張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鋒百利得(上海)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04 | 分類號: | B62D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機動車輛 中的 方向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方向盤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機動車輛中的方向盤。
背景技術
方向盤是每輛機動車輛都帶有的零件,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車輛的轉向功能;在車輛碰撞時,協同駕駛員側氣囊模塊提供乘員安全;集成各種電器控制開關,提供娛樂功能;在緊急狀況時,提供喇叭按響功能。
為此,方向盤中包含骨架、包覆層、多功能開關等零件。其中,骨架是整個方向盤最核心零件,骨架的性能基本可以決定整個方向盤性能。因此,設計高性能骨架是方向盤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骨架設計大多數是通過增加重量、提高骨架性能。圖1所示即為現有技術方向盤骨架結構,包括一體式的3點鐘、9點鐘區域的橫向輻條21、6點鐘區域的縱向輻條21、加強型U型輪圈23、一體式的中間基板26等。對于成本壓力和環境排放要求日益嚴峻的今天,通過增加骨架重量來改善骨架性能已經不能作為長久之措。同時,現在方向盤上集成的零件、功能越來越多,需要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圖2為現有技術的輪圈截面圖,圖中顯示輪圈23的截面為U型結構,外側筋條232和內側筋條233連接并組成U型截面結構,截面開口高度h與開口寬度a之間的比值為1.1,根據力學性能的有限元研究分析,這種結構需要采用更多的材料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性能。
因此,結構精簡、重量輕、性能優的骨架設計將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重量輕、結構精簡、性能高、適用于不同車型且滿足不同客戶的設計要求的方向盤。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用于機動車輛中的方向盤,包括輻條、輪圈和輪轂,其特征在于:輪轂與輪圈之間采用輻條連接,輻條或輪圈上設有輕量化結構。
所述的輻條上設有的輕量化結構為雙輻條結構。
所述的雙輻條結構包括上輻條和下輻條,上輻條與下輻條之間設有鏤空結構。
所述的上輻條、所述的下輻條兩端的寬度大于中部的寬度,兩端分別延伸至輪轂和輪圈。
所述的輻條的截面呈H型,輻條的上表面設有上口槽,輻條的下表面設有下口槽。
所述的輪圈上設有的輕量化結構為V型截面結構。
所述的輪圈包括外側筋條、內側筋條和中間連接段,中間連接段分別連接外側筋條和內側筋條并組成V型截面結構。
所述的輪圈由上輪圈和下輪圈構成環狀,下輪圈包括外側筋條、內側筋條和中間連接段,中間連接段分別連接外側筋條和內側筋條并組成V型截面結構,V型截面結構內設有W型加強筋條。
所述的W型加強筋條的端面低于外側筋條和內側筋條的端面。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橫向輻條設計為雙輻條結構,減輕金屬骨架的重量、提高輻條受壓強度的同時,也使得輻條位置在空間上的設計布置更加靈活,方便多功能開關等零件連接結構的設計;此外,雙輻條結構也更有利于壓鑄工藝的過程控制;將橫向輻條的截面設計為H型,進一步提高了橫向輻條的整體強度性能;將輪圈的截面設計為深長薄壁的V型結構,有利于提高Z向剛度和徑向柔度;在下輪圈上設置了W型加強筋條,進一步提高輪圈的剛度。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方向盤骨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骨架結構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方向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方向盤金屬骨架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5為本實用新型方向盤金屬骨架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A-A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圖5的B-B剖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圖5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參見圖3,本例中方向盤包括輻條、輪圈和輪轂。
參見圖4和圖5,輪轂25與輪圈23之間采用輻條21連接,輻條21上設有的輕量化結構為雙輻條結構,雙輻條結構包括上輻條21a和下輻條21b,上輻條21a與下輻條21b之間設有鏤空結構。上輻條21a、下輻條21b兩端的寬度大于中部的寬度,兩端分別延伸至輪轂25和輪圈23。
雙輻條結構不僅能減輕金屬骨架的重量,而且可以提高輻條的受壓強度。在相同截面積下,雙輻條的受壓、受拉強度性能均大大高于單輻條的性能。此外,由于金屬骨架主要為整體式壓鑄成型,零件壁厚過厚對于壓鑄質量來說是不利的。雙輻條結構的設計也正是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更有利于壓鑄工藝的過程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鋒百利得(上海)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延鋒百利得(上海)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57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人駕駛汽車駕駛儀
- 下一篇:倉管電動物品運輸小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