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淚道支撐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3515.4 | 申請日: | 2015-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18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陸士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士恒;陳娜 |
| 主分類號: | A61F9/007 | 分類號: | A61F9/007;A61F2/82;A61M27/00;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淚道 支撐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用于眼科淚道的裝置,適用于眼科淚道的支撐引流管,用于眼科的各種淚道阻塞性疾病及淚道外傷手術。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新材料的應用,醫療手術的微創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淚道逆行置管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用于淚道支撐引流的引流管在實際手術操作中容易出現三個問題:1、引流管植入困難管,植入過程中引流管易于損壞,或者取出時有斷裂殘留的安全隱患;2、引流管不能呈現立體引流,術后沖洗不通暢、或者通而不暢的情況;3、引流管頭部在淚囊內位置不能很好的固定,上下滑動或者扭曲,淚囊的虹吸作用減弱,出現引流不充分或者不能引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淚道支撐引流管,克服了現有引流管的不足。使手術相對更加容易操作,手術損傷小,術后引流管位置穩定,不易滑脫,手術失敗可以再次置管。可以同時解決淚小管、淚總管、鼻淚管的阻塞。牽引頭彈性空間大,術中易于植入,在淚囊內呈現立體支撐,引流充分術后拔管安全快捷。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淚道支撐引流管解決的技術問題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淚道支撐引流管,包括管體和與管體相連的牽引頭,管體為空心圓柱體,牽引頭為兩個呈十字交叉的“C”型臂組成,兩個“C”型臂十字交叉處可以再連接一個較細的中空小管,形成一個小辮子樣的外觀。
同現有技術相比,1、所述的牽引頭呈十字交叉形狀,“C”型臂交叉處下方穿牽引線,植入時在牽引線的作用下牽引頭呈小紡錘形,更易于通過鼻淚管進入淚囊內,且不易損壞;在取出引流管時在管體外拉力量的作用下,牽引頭“C”型臂可以變形相互靠近減少了阻力,避免損壞、殘留易于完整取出;2、牽引頭植入淚囊后可以立體撐開淚囊,引流管位置穩定,不易上下滑動和脫落;3、牽引頭植入淚囊后可以立體撐開淚囊,增加了淚囊的虹吸作用引流更加充分,膿性和黏性分泌物不易殘留。4、兩個“C”型臂十字交叉處可以再連接一個較細的中空小管,小管尾部有空可以系線打結,用于淚總管以及淚小管的外傷、炎癥阻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淚道支撐引流管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淚道支撐引流管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本新型淚道支撐引流管,如圖1所示,包括管體10和與管體10上方相連的牽引頭20,所述管體10和牽引頭20均由彈性醫用硅膠制成。所述管體10為中空圓柱體,上方牽引頭20為兩個呈十字交叉的“C”型臂21組成,“C”型臂21缺口處與下方管體10相連形成閉合的不規則環形。
所述淚道支撐引流管經鼻腔逆行植入淚道后,管體位于鼻淚管內,牽引頭位于淚囊內,能夠充分引流并且不會自然滑脫。
實施例2:
如圖2,基本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在兩個“C”型臂十字交叉處再連接一個較細的中空小管,小管(30)的尾端有小孔(31)。
所述淚道引流管經鼻腔逆行植入淚道后,管體位于鼻淚管內,牽引頭位于淚囊內,小管位于淚總管和淚小管內,能夠撐開狹窄或者閉塞的淚總管和淚小管,并能夠用于淚總管和淚小管斷裂手術,起到支撐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士恒;陳娜,未經陸士恒;陳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35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