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無縫彎頭的沖壓外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3385.4 | 申請日: | 2015-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72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賈繼勇;吉衛喜;徐衛洪;尤玉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新峰管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聶啟新 |
| 地址: | 214161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無縫 彎頭 沖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無縫彎頭的沖壓外模結構。
背景技術
無縫彎頭的成型過程是依靠壓力機和模具對管材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形變形,從而獲得所需要的形狀和尺寸。現有的沖壓彎頭模具全部采用刀口模具,彎頭壓制成型后還要經過伏模壓制,才能使彎頭最終成型,采用刀口模具沖壓無縫彎頭費時費力,成本較高,不僅增加了加工時間,還提高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用于無縫彎頭的沖壓外模結構,具有重量輕,強度可靠的優點,使管件成型的效率大大提升。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無縫彎頭的沖壓外模結構,由下模體和上模體組成;
所述下模體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下模底座,一對第一下模側板與一對第二下模側板一體連接并圍合形成“口”字形下包邊結構,在所述下包邊結構內形成用于壓制彎頭的下模內腔體,所述下包邊結構還與下模底座連接形成一體;
所述上模體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一體連接的上模底座及連接部,一對第一上模具側板及一對第二上模側板一體連接也圍合形成“口”字形上包邊結構,在所述上模體的包邊結構內也形成用于壓制彎頭的上模內腔體,所述上包邊結構也與上模底座連接形成一體。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各第一下模側板以所述下模底座的橫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各第二下模側板以所述下模底座的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各第一上模側板以所述上模底座的橫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各第二上模側板以所述下模底座的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
沿所述第二下模側板的內壁開設用于配合彎頭外周的第一內圓弧,沿所述第一下模側板的外壁開設第一外圓弧;
于所述下模底座的內部開有多個第一鏤空部,在所述下模底座上還開設一對吊裝孔,各吊裝孔也以下模底座的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在所述上模底座內也開有多個第二鏤空部;
沿所述第二上模側板的內壁開設用于配合彎頭外周的第二內圓弧,沿所述第一上模側板的外壁還開設第二外圓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上模體與下模體具有重量輕,強度可靠的優點,利用本實用新型制成的彎頭成型合格率保持在95%左右,上模內腔體與下模內腔體的布置使彎頭的成型質量大大提高,另外通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彎頭成型的自動化,產品交貨周期短,避免以往需要人力再次進行壓制的問題,縮減人力資源成本,降低了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模體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下模體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下模體;101、吊裝孔;102、第一下模側板;103、第一鏤空部;104、下模內腔體;105、下模底座;106、第二下模側板;107、第一外圓弧;108、第一內圓弧;2、上模體;201、第一上模側板;202、上模底座;203、連接部;204、第二鏤空部;205、上模內腔體;206、第二外圓弧;207、第二上模側板;208、第二內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所示,一種用于無縫彎頭的沖壓外模結構,由下模體1和上模體2組成。
如圖1、圖2所示,下模體1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下模底座105,一對第一下模側板102與一對第二下模側板106一體連接并圍合形成“口”字形下包邊結構,在下包邊結構內形成用于壓制彎頭的下模內腔體104,下包邊結構還與下模底座105連接形成一體。如圖2所示,上述各第一下模側板102以下模底座105的橫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各第二下模側板106以下模底座105的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沿第二下模側板106的內壁開設用于配合彎頭外周的第一內圓弧108,沿第一下模側板102的外壁開設第一外圓弧107。于下模底座105的內部開有多個第一鏤空部103,在下模底座105上還開設一對吊裝孔101,各吊裝孔101也以下模底座105的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布置。
如圖3、圖4所示,上模體2的具體結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新峰管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新峰管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33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