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50203.8 | 申請日: | 2015-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37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公仆;胡良龍;王冰;胡志超;王建楠;陳有慶;王伯凱;高學梅;馬標;田立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D33/10 | 分類號: | A01D3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1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薯類 同步 壓袋開倉 高度 自適應 裝袋 機構 | ||
1.一種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包括安置在收獲機輸出端的落料過渡倉(4)以及位于落料過渡倉下方的墩袋升降平臺(13);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過渡倉的底部具有中間由人字形導板分隔的左、右接料口,所述人字形導板的最高點鉸支可以左、右翻轉分別阻隔左、右接料口的翻板(6);所述左、右接料口分別裝有壓袋機構(5),所述壓袋機構包含具有上、下兩極限位置的垂向手柄(5-11),所述手柄的下端鉸支在落料過渡倉一側對應接料口中上方,所述手柄的中部兩側分別與左、右拉索(5-2、5-3)的上端連接,所述左、右拉索的下端分別與左、右U型壓袋指桿(5-4、5-5)位于落料過渡倉同側分別呈對稱“7”字形的左、右主彎桿(5-13、5-15)的上端連接,所述左、右主彎桿的彎折處鉸支在手柄下方;所述左、右主彎桿的下端分別通過左、右水平桿延伸到落料過渡倉另一側后與對應的左、右副彎桿下端連接,所述左、右副彎桿分別呈與左、右主彎桿形狀相同的對稱“7”字形,且彎折處鉸支在與主彎桿鉸支相對的位置;所述左、右副彎桿的上端分別與左、右短連桿(10)的下端鉸接,所述左、右短連桿的上端同時與左、右長連桿(9)的上端鉸接,所述左、右長連桿(9)的下端分別與左、右封板(7、8)的中部鉸接,所述左封板的左端和右封板的右端分別鉸支在接料口的左、右兩側;當所述手柄處于上極限位置時,所述左、右U型壓袋指桿的左、右水平桿處于松張狀態,所述左、右封板處于封閉接料口的對合位置;當所述手柄處于下極限位置時,所述左、右U型壓袋指桿的左、右水平桿處于夾緊狀態,所述左、右封板處于打開接料口的開啟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袋升降平臺支撐在升降機構(12)上,所述墩袋升降平臺一側的機架預定高度裝有容積傳感器,所述容積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接控制電路的信號輸入端,所述控制電路的控制輸出端接升降機構的驅動受控端,用以當容積傳感器輸出傳感信號時,控制升降機構下降預定行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袋升降平臺一側的機架底部還裝有滿載傳感器,所述滿載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接控制電路的對應信號輸入端,用以感知接薯袋裝滿后限制墩袋升降平臺繼續下降。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中部穿孔穿過鋼絲拉索,形成兩側的左、右拉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拉索的下端分別穿入左、右主彎桿的上端后,借助內置的卡扣形成軸向約束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主彎桿的彎折處分別通過與之固連的內、外轉動隔套鉸支在手柄下方的主彎桿鉸接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主彎桿之間裝有位于所述主彎桿鉸接點下的拉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薯類同步壓袋開倉高度自適應裝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連桿的外側具有可以卡住封板鉸接點將其限位的半圓形凹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502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