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45150.0 | 申請日: | 2015-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36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松青;黃煒;唐建龍;沈在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冠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楊正坤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玻璃 蓋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玻璃屏類型主要有2D平板玻璃、2.5D玻璃以及3D玻璃,其中普通的平板玻璃應用最為廣泛,技術實現簡單且成熟,而隨著人們對于手機觀感要求的提升,3D玻璃逐漸進入廠商的視野。
目前3D玻璃的生產商都是采用一體成型的方式來制造3D玻璃,所以對工藝及設備來說都需要很高的要求,一體成型的模具成本高,那么對于企業來說會增加成本的投入。并且在一體成型3D玻璃的工藝中,還需要進行各種面的打孔和拋光。但是對于非平板的3D玻璃來說,在進行打孔或拋光等工藝時,難度就會增加,會延長生產周期和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包括玻璃基板和玻璃框,所述玻璃框與玻璃基板拼接,形成以所述玻璃框為圍壁及以所述玻璃基板為底面的槽狀結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玻璃框與玻璃基板的背面拼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玻璃框與玻璃基板的邊框拼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拼接方式為離子熔接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立體3D玻璃分解為玻璃基板和玻璃框兩部分,并且將該兩部分分別完成打孔和拋光等的后加工處理后,再由該兩部分拼接成完整的立體3D玻璃,能夠減少立體3D玻璃加工難度,從而縮短生產周期和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玻璃基板;2、玻璃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包括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所述玻璃框2與玻璃基板1拼接,形成以所述玻璃框2為圍壁及以所述玻璃基板1為底面的槽狀結構。如圖1、2所示,所述玻璃框2與玻璃基板1的背面拼接。如圖3、4所示,所述玻璃框2與玻璃基板1的邊框拼接。其中,所述拼接方式為離子熔接方式。
本文中所述的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可為光學玻璃或其他硅類玻璃。
一種立體玻璃蓋板結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分別通過注塑成型制造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玻璃基板1的正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玻璃基板1正面的邊緣可以是凹面或凸面,玻璃背板的背面是平面,玻璃框2的邊角可以為倒角。
步驟二,分別對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進行后加工處理;后加工處理包括打孔、拋光等作為屏幕所需要進行的處理;
步驟三,將所述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拼接在一起,形成以所述玻璃框2為圍壁及以所述玻璃基板1為底面的槽狀結構,呈立體3D玻璃的結構形狀。
具體的,所述步驟三中,將所述玻璃框2拼接于玻璃基板1的背面。玻璃框2的邊緣外徑與玻璃基板1的邊緣外徑相符,使玻璃框2與玻璃基板1拼接后,玻璃基板1的邊框與玻璃框2的外邊框平滑無凹凸。
具體的,所述步驟三中,將所述玻璃框2與所述玻璃基板1的邊框拼接。玻璃基板1剛好可以陷于玻璃框2的中空位置,并且玻璃框2的厚度比玻璃基板1要厚,玻璃框2的正面與玻璃基板1的正面進行平滑接縫。
其中,所述將玻璃基板1和玻璃框2的拼接方式為離子熔接。該離子熔接技術為離子焊接技術,將玻璃與玻璃之間進行焊接。
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451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