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穿孔機軋輥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41446.5 | 申請日: | 2015-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424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三;周金濤;國煥然;黎新春;藏中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27/02 | 分類號: | B21B27/02;B21B19/04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譽虎 |
| 地址: | 2627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孔機 軋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熱軋無縫鋼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穿孔機軋輥。
背景技術
穿孔機軋輥是熱軋無縫鋼管生產重要的軋制工具。現階段,連軋機組是使用直徑為200mm的實心鋼坯,通過穿孔機軋輥和穿孔機頂頭配合,經擴徑、軋制、穿孔后形成外徑在222mm-224mm的空心毛坯管,該區間的外徑值符合規定要求。由于使用直徑為200mm的實心鋼坯因環形加熱爐長度(最大坯料長度4.4m)受限,不能發揮連軋機組的優勢(即:達不到最大倍尺軋制)。因此,需要增加實心鋼坯的直徑至220mm,以發揮連軋機組的優勢,實現提高連軋機組的軋制成材率和軋制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但是,增加實心鋼坯的直徑后,若繼續使用傳統結構的穿孔機軋輥,則生產出的空心毛坯管外徑在243mm-245mm之間,該區間的外徑值大于規定要求的222mm-224mm,不能滿足連軋機組對空心毛坯管外徑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設計一種穿孔機軋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穿孔機軋輥,在保證軋制成材率和軋制效率,發揮連軋機組優勢的前提下,達到空心毛坯管的外徑滿足連軋機組要求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穿孔機軋輥,包括軋輥本體,所述軋輥本體包括用于導入實心鋼坯且形狀為錐形的導入部,所述導入部的小端靠近所述實心鋼坯來源的一側,遠離所述導入部小端的所述軋輥本體上設有形狀為錐形的導出部;
所述導入部的外表面與所述水平面之間設有第一夾角,所述導出部的外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有第二夾角,所述第一夾角的角度為18.1度,所述第二夾角的角度為12.4度;
所述導入部和所述導出部之間設有用于實現所述導入部與所述導出部過渡連接的弧形過渡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導入部的外周面上設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滾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穿孔機軋輥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導入部和導出部的形狀均為錐形,且導入部的外表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8.1度,導出部的外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有夾角為12.4度,從而在工作中,上下配合的兩軋輥本體的導入部之間間距變大,滿足了直徑為220mm實心鋼坯的需要,且實心鋼坯導入順暢;同時,上下兩導出部之間的間距變小,使成型的空心毛坯管的外徑控制在規定區間內(222mm-224mm),保證了空心毛坯管的成型質量;此外,通過弧形過渡部實現了導入部和導出部的過渡連接,中間無其他結構,不會影響空心毛坯管的成型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該穿孔機軋輥,可使用直徑為220mm的實心鋼坯進行成型空心毛坯管的工作,成型后的空心毛坯管總長度變長,達到了連軋機組最大倍尺的軋制,從而連軋機組的優勢得到了有效地發揮,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實現了軋制成材率和軋制效率的提高,同時,成型后空心毛坯管的外徑能滿足連軋機組要求,保證了空心毛坯管的成型質量;而且,該穿孔機軋輥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
由于導入部的外周面上設有滾花,從而通過滾花增大了導入部與實心鋼坯之間的摩擦力,有效避免了導入部與實心鋼坯之間相互脫離或打滑,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工作狀態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軋輥本體;11-導入部;12-導出部;13-弧形過渡部;14-滾花;2-實心鋼坯;21-空心毛坯管;3-穿孔機頂頭;α-第一夾角;β-第二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一種穿孔機軋輥,包括軋輥本體1,該軋輥本體1包括用于導入實心鋼坯2且形狀為錐形的導入部11,該導入部11的小端靠近實心鋼坯2來源的一側,遠離導入部11小端的軋輥本體1上設有形狀為錐形的導出部12,該導入部11和導出部12之間設有用于實現導入部11與導出部12過渡連接的弧形過渡部13。
該導入部11的外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有第一夾角α,該導出部12的外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有第二夾角β,該第一夾角α的角度為18.1度,該第二夾角β的角度為12.4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414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