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用潛水泵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32847.4 | 申請日: | 2015-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1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穎 |
| 主分類號: | H02K5/132 | 分類號: | H02K5/132;H02K5/16;F04D29/04;F04D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522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水泵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井用潛水泵電機。
背景技術
井用潛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設備,使用時整個機組潛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
關于井用潛水泵的相關文獻較多,如中國專利文獻記載的一種井用多級潛水電泵(公開號CN101539152A)。電機轉子是井用潛水泵電機的核心部件,提高電機的運行穩定性以及使用壽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長期追求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井用潛水泵電機,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井用潛水泵電機運行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井用潛水泵電機包括筒體、轉子和定子,定子固定在筒體內,轉子穿設在定子內,轉子的一端穿出筒體,轉子的兩端部與筒體均通過單徑向載荷軸承組件相連接;轉子的下端面與筒體之間通過單軸向載荷軸承組件相連接;轉子的上端部上固定有防上竄下限位塊,筒體上固定有與防上竄下限位塊相對應的防上竄上限位塊,防上竄上限位塊與防上竄下限位塊之間具有間隙。作為優選,所述間隙為2~5㎜。
在上述的井用潛水泵電機中,所述防上竄下限位塊的上端面上設有陶瓷圈,防上竄下限位塊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石墨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井用潛水泵電機中單徑向載荷軸承組件能有效地保證同軸度。電機啟動時允許轉子向上竄動細小距離,防上竄下限位塊與防上竄下限位塊相抵靠后能穩定的受力且靈活地旋轉,進而顯著地降低電機啟動的抖動以及沖擊;電機運行穩定后轉子自然下降,單軸向載荷軸承組件仍然能保證電機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井用潛水泵電機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上部分結構放大圖。
圖3是圖1中下部分結構放大圖。
圖4是底內套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頂蓋;1a、第二連接座;1b、機械密封組件;1b1、密封座;1c、第一螺栓;1d、第一密封圈;2、上筒體;2a、上不銹鋼筒;2b、第一連接座;3、下筒體;3a、下支撐筒體;3a1、卡塊導入槽;3b、第三連接座;3c、第四連接座;3d、第五連接座;3e、不銹鋼保護套;3f、卡簧;3g、第三螺栓;4、底座;4a、底外套;4b、底內套;4b1、優先變形部;4b2、密封外緣部;4b3、螺栓孔;4b4、第一密封唇;4b5、第二密封唇;4b6、第三密封唇;4c、第四螺栓;5、轉子;6、定子;7、屏蔽套;8、第二螺栓;9、第二密封圈;10、單徑向載荷軸承組件;10a、陶瓷套;10b、石墨套;11、第一軸承座;12、第二軸承座;13、單軸向載荷軸承組件;13a、上止推塊;13b、下止推塊;13c、陶瓷塊;13d、石墨塊;14、導向管;14a、導向槽;15、導向桿;16、防上竄下限位塊;17、防上竄上限位塊;18、陶瓷圈;19、石墨圈;20、調節螺釘;21、鎖緊螺母;22、緊固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本井用潛水泵電機包括筒體、轉子5、定子6和屏蔽套7。
筒體包括頂蓋1、上筒體2、下筒體3和底座4。上筒體2與下筒體3、下筒體3與底座4均通過可拆卸連接結構密封連接;該結構使本井用潛水泵電機的部件更容易制造,組裝更方便,實現降低生產成本。
上筒體2包括呈管狀的上不銹鋼筒2a,上不銹鋼筒2a的下端口處密封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座2b。
頂蓋1包括與上不銹鋼筒2a的上端口密封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座1a和具有密封座1b1的機械密封組件1b,密封座1b1與第二連接座1a之間通過第一螺栓1c固定連接且密封座1b1與第二連接座1a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1d。
下筒體3呈管狀的下支撐筒體3a,下支撐筒體3a的上端口處設有第三連接座3b,下支撐筒體3a的上端口處設有第四連接座3c和第五連接座3d。下支撐筒體3a可承載更大的作用力,下支撐筒體3a外包裹有不銹鋼保護套3e,即可保證井用潛水泵電機外觀色澤一致性,又可避免下支撐筒體3a生銹。
下支撐筒體3a的上端口內壁上開有第一環形卡槽和與第一環形卡槽相連通的卡塊導入槽3a1,第三連接座3b上具有多塊凸出的卡塊;該結構可將第三連接座3b先與第一連接座2b通過第二螺栓8預連接,再將下支撐筒體3a與第三連接座3b相卡接;這樣可避免管狀下支撐筒體3a而造成旋擰第二螺栓8不方便的問題;換言之,該結構使裝配更為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穎,未經趙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328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流無刷電機
- 下一篇:智能電表及智能發電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