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12657.6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741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少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保農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水產 養殖 廢水 資源 復合 濾池 循環系統 | ||
1.一種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包括初沉池(1),氧化塘(2),厭氧消化池(3),膜法吸附塘(4),化學池(5),消毒中和池(6),生物轉盤(7),水泵(8),進水管(9),排淤管(10),閥門(11),濾網(12),生物淤泥(13),連接管(14),厭氧菌(15),離子發射器(16),紫外線燈管(17),酸堿調和槽(18),氧化劑投放孔(19)和出水管(20),所述的進水管(9)通過水泵(8)連接初沉池(1);所述的氧化塘(2)并排設立在初沉池(1)的一側;所述的厭氧消化池(3)通過連接管(14)管道連接氧化塘(2);所述的膜法吸附塘(4)通過連接管(14)連接厭氧消化池(3);所述的化學池(5)通過連接管(14)連接膜法吸附塘(4);所述的消毒中和池(6)通過連接管(14)連接化學池(5);所述的排淤管(10)通過閥門(11)控制連接在初沉池(1)的底部;所述的濾網(12)設置在初沉池(1)的中部;所述的生物淤泥(13)設置在氧化塘(2)的底部;所述的氧化劑投放孔(19)設置在氧化塘(2)的上部;所述的厭氧菌(15)設置在厭氧消化池(3)內部;所述的離子發射器(16)設置在化學池(5)上部;所述的生物轉盤(7)設置在膜法吸附塘(4)內部;所述的紫外線燈管(17)電性連接在消毒中和池(6)內部;所述的酸堿調和槽(18)設置在消毒中和池(6)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0)設置在酸堿調和槽(18)的下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轉盤(7)包括支架(71),連接架(72),電機(73),旋轉軸(74),連接件(75)和生物膜組(76),所述的支架(71)架設在膜法吸附塘(4)上空;所述的連接架(72)通過轉軸連接在支架(71)下部;所述的電機(73)安裝在支架(71)上部;所述的連接件(75)螺紋連接在連接架(72)下部;所述的生物膜組(76)安裝在連接件(75)下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沉池(1)的近氧化塘(2)一側低于另一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子發射器(16)具體采用氫氧根離子發射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線燈管(17)具體采用多個。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1)、連接架(72)和連接件(75)的一種或幾種具體采用不銹鋼組件。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組(76)具體采用多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12)具體采用孔徑小于2mm的細網。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堿調和槽(18)具體采用上寬下窄的桶狀結構。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產養殖廢水資源化的復合濾池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軸(74)具體采用直徑為8cm至15cm的實心不銹鋼螺紋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保農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保農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1265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中空纖維膜生物反應集成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