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IGBT驅動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12595.9 | 申請日: | 2015-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93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仝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恩格電氣(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567 | 分類號: | H03K17/567;H03K1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科技園***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igbt 驅動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IGBT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IGBT技術廣泛的應用于電力電子行業的各個領域,IGBT的驅動設計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所以對驅動設計要求也比較高。市場上常見的IGBT驅動有的不帶退飽和保護功能;有帶退飽和保護功能但是容易引起誤報故障,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不好;或者是直接購買專門生產廠家生產的驅動模塊,但是成本相對較高,性價比稍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退飽和保護功能的IGBT驅動電路。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IGBT驅動電路,包括PWM信號輸入單元、故障反饋信號輸出單元、光耦驅動單元、退飽和過流檢測單元、驅動功率放大單元、消除故障誤報單元和門極電阻及驅動輸出單元,其中;
PWM信號輸入單元,用于向光耦驅動單元發出能控制IGBT開閉的PWM信號;
退飽和過流檢測單元,用于采集IGBT的集電極電壓信號,并將采集到的電壓信號發送給光耦驅動單元;
光耦驅動單元,用于接收退飽和過流檢測單元發來的電壓信號并做出判斷結果,根據判斷結果向驅動功率放大單元發出控制指令;
當判斷結果為退飽或過流狀態時,光耦驅動單元封鎖PWM信號;
當判斷結果為正常狀態時,光耦驅動單元向驅動功率放大單元發出PWM信號并向驅動功率放大單元發出信號放大指令;同時向故障反饋信號輸出單元發出故障確認信號;
驅動功率放大單元,接收信號放大指令并對PWM信號做出放大處理后向門極電阻及驅動輸出單元發出;
門極電阻及驅動輸出單元,采集IGBT的門極和發射極的電壓信號,并與放大處理后的PWM信號進行比較得到比較結果,根據比較結果控制IGBT開閉速度;
故障反饋信號輸出單元,獲得故障確認信號并輸出。
優選地,所述PWM信號輸入單元包括第一電阻R1、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二三極管T2;所述故障反饋信號輸出單元包括第九電阻、第十電阻和第三三極管;所述光耦驅動單元包括光耦隔離驅動芯片;所述退飽和過流檢測單元包括第三電阻、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所述驅動功率放大單元包括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消除故障誤報單元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阻和第三MOS管;所述門極電阻及驅動輸出單元包括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和第四MOS管,其中,
第四電阻的一端接PWM信號端,另一端接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接第一電阻,并與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兩個CATHODE端連接;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接5V電源;第五電阻的一端接5V電源,另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ANODE端;
第十電阻的一端接故障信號端,另一端接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第九電阻的一端接5V電源,另一端接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基極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FAULT端;
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兩個接地端接地,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電壓端接5V電源;
第二二極管的陰極接IGBT的集電極,陽極接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第一二極管的陽極接第三電阻,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DESAT端;
第六電阻的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第一輸出端,另一端接第一MOS管的柵極,第一MOS管的源極接15V電源,漏極接第十一電阻;第七電阻的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第二輸出端,另一端接第二MOS管的柵極,第二MOS管的源極接第十二電阻,漏極接-10V電源;
第一電容的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DESAT端,另一端接地;第二電阻的一端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DESAT端,另一端接第三MOS管的漏極,第三MOS管的源極接地,柵極接第一MOS管的柵極;
第十一電阻和第十二電阻的另一端均接IGBT的門極;第十三電阻的一端接IGBT的門極,另一端接第四MOS管的漏極,第四MOS管的柵極接光耦隔離驅動芯片的VGMOS端,源極接-10V電源;第十四電阻的一端接IGBT的門極,另一端接地同時接IGBT的發射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恩格電氣(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艾恩格電氣(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125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