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蟾衣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12459.X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628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強;趙嘉銘;趙東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華明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張玉致 |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衣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蟾衣分離器,是一種人工采集蟾衣的工具。
背景技術
蟾蜍蛻衣是一種其生理現象,特別是在連續數天饑餓狀態下,它會進行蛻衣,將蛻下的蟾衣吃掉,維持自身的生命,在寒冷或干燥環境下當食物充足時,蟾蜍由于干燥難以蛻衣,使蟾衣越積越厚,當遇潮濕環境時,蟾蜍則趁機蛻衣,此時,蟾衣的質量特優,但蟾蜍用肢體蛻衣的過程中,會用爪子將蟾衣送入口中,一邊蛻衣一邊吞食,所以人工野外采集蟾衣的產量極低,往往夜間發現蟾蜍蛻衣時,捉住蟾蜍,將蟾衣從蟾蜍口內奪出,不僅會傷害蟾蜍,獲得的蟾衣也較為破碎;以往技術有一種人工采集蟾衣的方法,是將蟾蜍圈在池中進行饑餓圈養,便于觀察和捕捉,由于蟾蜍大部分在夜間凌晨一至四點左右最為安靜的時候才會蛻衣,且各蟾蜍的蛻衣時間不盡統一,每個池邊都要有專人熬夜看守,當發現某只蟾蜍在蛻衣時,立即下池搶奪,容易驚嚇到其它蟾蜍,破壞了蟾蜍的正常生理活動,使蟾衣減產,工作勞累,獲得的蟾衣同樣較為破碎,連續的饑餓和驚嚇導致蟾蜍的死亡率很高,并且池體大多采用水泥池,水泥池堿性大,會破壞蟾衣中的有益物質;為了克服上述問題,還有一種用藥水迫使蟾蜍蛻衣的采集方法,將蟾蜍泡在底部設有網的藥水池中,通過藥水刺激蟾蜍蛻衣,起網采集,該藥水在業內也叫蛻衣素,施用“蛻衣素”類激素藥刺激蟾蜍所采到的蟾衣具有毒副作用,并且,在實際應用時,使用蛻衣素在一個月內對一千五百斤蟾蜍進行蛻衣,只獲得了數克蟾衣,產量沒有提高,并且用蛻衣素獲得的蟾衣殘缺率高,孔洞多,少有能拼湊完整的蟾衣,其色澤暗淡甚至發黑,手感厚薄不均,軟硬不一,有碎片貼補的硬塊或局部重疊感,部分蟾衣有被藥物侵蝕后產生的泛油的現象,并伴有油味和異味,并且蟾衣中含有的粘液,長時間與網子接觸部分蟾衣會粘連現象,無法獲得完整蟾衣,需要經常起網查看,容易驚嚇蟾蜍,蟾蜍受到驚擾會停止蛻衣,即使蛻下蟾衣,也是碎衣多,甚至取一張蟾衣就要將網抬起,采集率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蟾衣分離器,能提高采集的蟾衣質量和產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蟾衣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玻璃槽體,玻璃槽體底部設有注水口和排水口,玻璃槽體內裝有若干個活動連接的透明格,各透明格的底部相互連通,玻璃槽體的上方設有夜視攝像頭,夜視攝像頭通過支架裝在玻璃槽體上。
所述的透明格是矩形透明格,矩形透明格的高是45~55厘米、邊長是14~16厘米。
所述的透明格是圓形透明格,圓形透明格的高是45~55厘米、內徑是14~16厘米。
所述的玻璃槽體內裝有水位傳感器和水溫傳感器。
所述的排水口裝有活動連接的濾網。
玻璃槽體的下方設有控溫板,控溫板與玻璃槽體之間設有與注水口連通的集溫注水盤管,控溫板的周邊裝有隔溫裙板,隔溫裙板的上、下端面分別與控溫板和玻璃槽體相連。
所述的支架具有擺臂,懸架和底座,擺臂的一端與夜視攝像頭固連,擺臂的另一端與懸架的一端鉸接,懸架的另一端與底座轉動連接,底座的另一端與玻璃槽體活動連接。
所述的擺臂通過擺動驅動電機與懸架鉸接,所述的懸架通過轉動驅動電機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的擺動驅動電機的工作轉速≤0.2轉/分鐘,轉動驅動電機的工作轉速≤0.1轉/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124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工飼養粘蟲的化蛹裝置
- 下一篇:一種鵝飼養場的能源循環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