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洞雙線隧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12451.3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275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袁中原;雷波;袁艷平;畢海權;曹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03 | 分類號: | E21F17/1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順德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線 隧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火災防護技術,具體涉及單洞雙線地鐵區間隧道自然通風系統的火災防煙吊墻。
背景技術
地鐵區間隧道可以采用頂部開孔的自然通風方式,以節約傳統通風系統的巨大能耗。當這種地鐵區間隧道內發生火災時,火災熱煙氣將從隧道頂部的通風口排出,將逃生通道區域內的煙氣溫度、煙氣濃度以及隧道頂壁的煙氣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滿足人員逃生要求。在這種通風模式下,對于現有的單洞雙線地鐵區間隧道,人員將在隧道頂壁煙氣下方逃生,這對逃生人員構成潛在的危害。單洞雙線地鐵區間隧道,在一個隧道中布置兩條軌道,可以同時運行兩列列車。由于隧道斷面較大,隧道內發生火災時,隧道頂壁的煙氣在擴散過程中溫度下降過快,造成煙氣易于沉降,不利于人員逃生。隧道頂壁煙氣溫度過低也會導致隧道頂部通風口排煙效率下降,不利于孔口排煙。因此,對于頂部開孔的單洞雙線地鐵區間隧道,其自然排煙系統需要進一步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目前頂部開孔地鐵區間隧道的自然通風排煙方式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單洞雙線地鐵隧道,通過增加火災防煙吊墻解決人員逃生時直接暴露在煙氣下方的問題,同時避免隧道頂壁煙氣溫度下降過快,提高隧道頂部通風口排煙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單洞雙線隧道,包括頂壁和側壁,所述頂壁上分布有通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上設置有火災防煙吊墻,所述火災防煙吊墻與頂壁相連,所述火災防煙吊墻設置在頂壁縱向中軸線下方,沿所述中軸線延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沿隧道頂壁中軸線設置火災防煙吊墻,將隧道上部空間分成兩部分,形成底部連通的兩條相鄰隧道。當一側隧道內發生火災時,煙氣擴散空間相當于降低了一倍,煙氣擴散過程中溫度降低速度變慢,煙氣沉降緩慢,有利于人員逃生。由于火災防煙吊墻的隔離作用,煙氣在上升過程中也不會擴散到相鄰隧道中,人員可以迅速逃到相鄰的安全通道中。
優選的,所述火災防煙吊墻由防火板構成。
由于火災防煙吊墻沿隧道頂壁中軸線布置,其側面受到的風力比較小,可以采用強度較低的防火板構成火災防煙吊墻,不僅便于施工安裝,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具體的,所述防火板通過膨脹螺栓固定在隧道頂壁上。
在頂壁上打入膨脹螺栓固定防火板,具有施工便捷的優點。
進一步的,所述防火板與隧道頂壁連接處設置有耐高溫密封層。
在防火板與隧道頂壁連接處設置耐高溫密封層,有利于提高密封隔離效果,阻止煙氣擴散。
推薦的,所述火災防煙吊墻與隧道底部距離≥2m。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隧道頂壁上設置的火災防煙吊墻,對吊墻的高度沒有特殊要求,通常需要考慮人員逃生的方便性和隔離效果兩方面的因數,火災防煙吊墻越高隔離效果越好,但火災防煙吊墻太高,距離底面較近就會妨礙人員逃生。一般火災防煙吊墻與隧道底部距離≥2m基本上就可以滿足防止煙氣擴散和人員逃生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隧道發生火災時能夠降低煙氣沉降速度,爭取更多逃生時間。火災側的隧道側壁和火災防煙吊墻可形成一個排煙通道,同時在另側隧道形成一個無煙的人員疏散通道,避免了逃生人員直接暴露在煙氣下方的危險。而且排煙通道的橫斷面積減小了一半,隧道頂壁煙氣溫度下降速度降低,有利于隧道頂部通風口排煙,充分發揮自然通風方式的排煙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單洞雙線隧道,施工便捷,操作簡單,經濟投入少,針對隧道火災情況,極大的優化了單洞雙線隧道的自然通風系統,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重要的工程意義。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單洞雙線隧道結構示意圖;
圖2圖1的俯視圖;
圖3圖1的左視圖;
圖4是實施例2單洞雙線隧道結構示意圖。
圖中:1——單洞雙線隧道;3——上行軌道;4——下行軌道;5——上行隧道頂壁;6——下行隧道頂壁;7——上行隧道側壁;8——下行隧道側壁;9——通風口;10——火災防煙吊墻;13——上行隧道;14——下行隧道;15——膨脹螺栓;16——連接件;17——螺釘;20——隧道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單洞雙線隧道,包括頂壁和側壁,頂壁上分布有通風口,頂壁上設置有火災防煙吊墻。火災防煙吊墻與頂壁相連并設置在頂壁縱向中軸線下方,沿所述這些中軸線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124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工藝泵的快速拆裝維保小車
- 下一篇:大型H型鋼臥式組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