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線反射板及具有其的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05879.5 | 申請日: | 2015-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932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Q15/14 | 分類號: | H01Q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反射 具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天線反射板及具有其的天線。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天線的振子向反射板輻射的電磁波經過反射板反射后,會與向空間輻射的電磁波進行疊加,當天線的振子與反射板的間距為波長的四分之一時,反射的電磁波與輻射的電磁波相位相同,垂直出射方向的電磁波場強最強,因此,天線的振子與反射板之間的距離局限于固定波長,導致天線的剖面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線反射板及具有其的天線,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天線的振子與反射板之間的距離局限于固定波長,導致天線的剖面較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反射板,該天線反射板包括:介質層;導電幾何結構層,形成在介質層的表面上,導電幾何結構層包括多個導電幾何結構,導電幾何結構包括第一縱向導電條和與第一縱向導電條交叉設置的第一橫向導電條,其中第一縱向導電條和/或第一橫向導電條為曲線條。
進一步地,介質層的一個表面上形成有導電幾何結構層;或,介質層的兩相對表面均形成有導電幾何結構層。
進一步地,第一縱向導電條的一端或兩端連接有第二橫向導電條。
進一步地,第二橫向導電條為直線條或曲線條。
進一步地,第一縱向導電條連接第二橫向導電條的中部。
進一步地,第一橫向導電條的一端或兩端連接有第二縱向導電條。
進一步地,第二縱向導電條為直線條或曲線條。
進一步地,第一橫向導電條連接第二縱向導電條的中部。
進一步地,第一縱向導電條的兩端均連接有第二橫向導電條,第一橫向導電條的兩端均連接有第二縱向導電條,第二橫向導電條與第二縱向導電條之間具有間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天線,該天線包括上述的天線反射板。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導電幾何結構層包括多個導電幾何結構,具有導電幾何結構層的天線反射板具有高阻表面特性,能大幅增強對入射電磁波的反射調節相位的能力,控制天線反射板的反射波與入射波的相位差,抵消不同剖面天線的空間相位差,從而使天線不必局限于固定高度,進而降低天線的剖面。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反射板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反射板的導電幾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反射板的另一優選地的導電幾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反射板和使用傳統的反射板的天線在個方向的增益對比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介質層;2、導電幾何結構層;3、導電幾何結構;4、第一縱向導電條;5、第一橫向導電條;6、第二縱向導電條;7、第二橫向導電條;10、天線反射板;20、半波偶極子天線。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技術術語:
超材料,是指通過周期性規則排列的導電幾何結構實現了自然界的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復合結構或復合材料。超材料包括介質層和形成在介質層的表面上的導電幾何結構層。導電幾何結構層,由按周期性規則排列的多個導電幾何結構組成。
導電幾何結構是由導電材料制成的具有幾何圖形的平面或立體結構。導電幾何結構可以是導電材料形成的獨立的幾何結構;也可以為在導電材料層上形成多個陣列排布的鏤空幾何結構,相鄰的鏤空幾何之間的導電材料形成導電幾何結構。
超材料的電磁性質主要由導電幾何結構尺寸和排布方式等因素決定,通過調整導電幾何結構或鏤空幾何結構的形狀、尺寸和排布方式等參數可以得到所需的等效介電常數和磁導率,因此,超材料已廣泛的應用于實現改變折射率、電磁隱身、完美吸波、提高透波性能和極化控制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經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058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