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04271.0 | 申請日: | 2015-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230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濤;張栓元;薛立民;劉洋;何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K5/18 | 分類號: | F23K5/18;C10K1/04;C10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驗 焦爐煤氣 凈化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或焦化行業的煉焦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國內外煉焦煤資源日益緊缺和對焦炭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使得國內外逐步興起了建立中試實驗焦爐的熱潮,以更準確地檢驗各種煉焦煤資源的結焦性能,從而指導實際的煉焦生產。
當前,國內外主流的中試實驗焦爐有:20kg,40kg,70kg,100kg,200kg,300kg等類型,由于各種實驗焦爐的裝煤量較多,所產生的荒煤氣冷凝后產生的焦油和荒煤氣難以處理,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和操作問題,主要表現在:(1)如果處理不徹底,造成煤氣放散,將會給實驗焦爐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影響;(2)如果對冷凝下來的焦油處理不當,將會造成煤氣管路堵塞,影響實驗的準確度和操作困難;(3)操作人員清理其中的焦油非常困難,而且必須面對有毒有害的焦油等化產物質。
但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現有的中試實驗焦爐除200kg或更大的實驗焦爐配備有煤氣處理和凈化裝置外,100kg以下的實驗焦爐很少配備煤氣凈化和處理裝置,而且即使有煤氣凈化裝置,由于其運行效果差,運行不穩定,煤氣凈化很不徹底。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實驗焦爐煤氣放散問題和焦油冷凝堵塞實驗管路的問題,實現了焦爐煤氣凈化徹底,煤氣管路不易堵塞的技術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包括:實驗焦爐、煤氣導入裝置、煤氣冷凝裝置、煤氣導出管、煤氣燃燒裝置及廢液收集裝置;
所述煤氣導入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實驗焦爐連接,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所述實驗焦爐用于將荒煤氣輸送至所述煤氣導入裝置,所述煤氣導入裝置用于將所述煤氣輸送至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進行冷凝;
所述煤氣導出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另一端與所述煤氣燃燒裝置連接,所述煤氣導出管用于將通過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冷凝后的煤氣輸送至所述煤氣燃燒裝置進行燃燒;
所述廢液收集裝置與所述煤氣冷凝裝置連接,用于將所述荒煤氣通過所述煤氣冷凝裝置進行冷凝后產生的廢液進行收集。
進一步地,所述煤氣導入裝置包括:
集氣管、橫管及煤氣導入管;
所述集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實驗焦爐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橫管與所述煤氣導入管連接,所述煤氣導入管插接在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且管口插入所述煤氣冷凝裝置的液體內,所述集氣管用于收集所述實驗焦爐中的荒煤氣,并將所述荒煤氣通過所述橫管及所述煤氣導入管輸入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
所述橫管傾斜設置,所述橫管與所述煤氣導入管連接的一端低于所述橫管與所述集氣管連接的一端,所述橫管與水平面的傾斜夾角為10-20度。
進一步地,所述煤氣燃燒裝置包括:
燃燒管及管式爐;
所述燃燒管的一端與所述煤氣導出管連接,中部插接在所述管式爐中,所述燃燒管用于將所述煤氣導出管中輸送的所述煤氣通過所述管式爐加熱后,使加熱后的煤氣在所述燃燒管的出口端遇空氣進行燃燒。
進一步地,所述的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還包括:
密封裝置,所述煤氣導入管通過所述密封裝置插接在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所述煤氣導出管通過所述密封裝置插接在所述煤氣冷凝裝置中;
所述密封裝置包括:第一環形液槽、第二環形液槽、第一套管及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環形液槽的底部與所述煤氣冷凝裝置頂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套管密封焊接在所述煤氣導入管外,且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浸入所述第一環形液槽內的液體中;
所述第二環形液槽的底部與所述煤氣冷凝裝置頂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套管密封焊接在所述煤氣導出管外,且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浸入所述第二環形液槽內的液體中。
進一步地,所述廢液收集裝置包括:
放液管、截門及廢油桶;
所述放液管的一端與所述煤氣冷凝裝置的側壁底部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截門與所述廢油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實驗焦爐煤氣凈化系統,還包括:
管口位置指示器及液位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總公司,未經首鋼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042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