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象設備現場維護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502612.0 | 申請日: | 2015-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954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寬宗;肖楊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潤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A42B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1137 四川省成都市溫***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象 設備 現場 維護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氣象設備現場維護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氣象設備主要用于監測當地氣象情況,提供數據分析的依據。氣象業務裝備以其高精度的分辨率和連續監測方式,在中、小尺度災害天氣系統監測和短時天氣預報中,成為首要和不可替代的氣象資料來源。然而設備廠家涉及較多,維修專家稀少,且分布在省、市各級,溝通指導目前十分不方便。
氣象裝備維修門檻較高,故障問題較多,很多問題存在關聯性。目前,氣象設備出現故障時,縣級、市級、省級及設備廠商維修人員只能通過電話了解和報警信息對故障部位進行初步判斷,由于參考信息量小,耗時長,經常出現判斷失誤,所帶維修備件不全,延誤維修時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供現場維修指導的氣象設備處理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氣象設備現場維護處理裝置,包括智能頭盔和便攜式終端;
智能頭盔前端安裝有照明燈和無線攝像頭,智能頭盔內安裝有無線耳機和拾音器;智能頭盔配置有信號接發器和提供電能的電源;便攜式終端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理器以及和處理器端口連接的數據接口、視頻采集卡、音頻采集卡和無線信號通訊模塊;數據接口包括無線網絡接口、無線視頻接口、有線數據接口和無線數據接口。
其中,數據接口還包括RS232/RS485接口;無線信號通訊模塊包括wifi模塊、藍牙模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包括智能頭盔和便攜式主機,智能頭盔內設置有無線攝像頭、無線耳機和拾音器,可以采集現場環境的視頻、音頻信號,可以通過信號接發器和無線耳機,接收遠端專家的語音建議和指令,完成現場的維修處理。
便攜式終端含有多個數據線接口和信號傳輸模塊,可以將現場設備的監測信號發送給遠端計算機。
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將現場測量數據直接傳給遠端的專家,避免的因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的數據讀取錯誤或誤差;
專家可以根據視頻更好的指導維修人員按要求進行維修、測試,杜絕了錯修、漏修的問題;維修過程的視頻、數據全程錄像、存儲,便于新進維修人員學習交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便攜式終端內部模塊的原理框圖。
其中,1、智能頭盔;3、信號接發器;4、電源線;11、照明燈;12、無線攝像頭;13、無線耳機;14、拾音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提供了一種氣象設備現場維護處理裝置,包括智能頭盔1和便攜式終端。智能頭盔1佩戴在現場處理施工人員頭部,不僅可以保護現場人員的安全,也方便攜帶智能頭盔1的其他配套裝置。便攜式終端可以與智能頭盔1實現信號傳輸,可以安裝在氣象設備安裝地附近。
智能頭盔1前端安裝有照明燈11和無線攝像頭12,智能頭盔1內安裝有無線耳機13有拾音器14。智能頭盔1配置有信號接發器3和提供電能的電源,電源可以和信號接發器3合并組裝在同一個殼體內。智能頭盔1上配置有控制各種電器設備的開關,通過電源線4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
便攜式終端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處理器、以及和處理器端口連接的數據接口、視頻采集卡、音頻采集卡和無線信號通訊模塊;數據接口包括無線網絡接口、無線視頻接口、有線數據接口和無線數據接口。數據接口還包括RS232/RS485接口;無線信號通訊模塊包括wifi模塊、藍牙模塊。
在實際使用過程只能夠,維修人員穿戴好智能頭盔1,打開開關,照明燈11可以提供照明,拾音器14可以收集現場音頻信號,無線攝像頭12可以收集現場視頻信號,并可以將這些信號通過信號接發器3和便攜式終端配合發送至遠端的計算機,使專家在遠端可以實時了解現場情況。
專家在遠端了解情況后,可以通過無線耳機13對現場維修人員進行指導。當維修人員需要按專家要求檢測數據時,可以將需要檢測的設備的信號端口通過無線或者有線與便攜式終端連接,便攜式終端可以將數據通過wifi、藍牙或者有線傳輸的方式傳遞給專家進行診斷。例如,如果是有線連接的儀器,則將線纜接到便攜式終端的有線數據接口,如果是無線儀器,則連接到便攜式終端的無線數據接口,維修人員只需按要求進行相關的測量即可,其它的包括數據采集、壓縮、傳輸、展示均由程序自動進行
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作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潤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潤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5026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DCS系統的顯示設備
- 下一篇:一種智能聯動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