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污泥脫水處理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98923.4 | 申請日: | 2015-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40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石柏軍;周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柏軍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C02F11/14;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郭俊艷 |
| 地址: | 51064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泥 脫水 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泥脫水處理車。
背景技術
污泥是現代生產、生活的必然產物,未經過很好處理處置的污泥進入環境后,將會直接給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活動也將構成嚴重地威脅。填埋、堆肥和焚燒是污泥處理的常用方法,但污泥的高含水率卻限制了這些處理方法的應用。因此,有效減少污泥含水率以利于后續處理是現階段污泥處理的關鍵。現有的污泥脫水方法主要是自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
自然干化法主要采用污泥干化場,包括一塊用土堤圍繞和分隔的平地,在平地上鋪薄層的碎石和砂子。污泥水份依靠下滲和蒸發,以降低流放到污泥干化場上的污泥的含水量。而下滲過程約經2~3天完成,使含水率降低到85%左右。此后主要依靠蒸發,數周后可降到65%左右。然而干化脫水法既不經濟還會污染環境,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取的。
機械脫水法包括過濾法和離心法。過濾法用的設備有板框壓濾機和帶式過濾機。板框壓濾機是通過板框的擠壓,使污泥內的水通過濾布排出,達到脫水的目的。帶式過濾機是由上下兩條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從一連串有規律排列的輥壓筒中呈S形經過,依靠濾帶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污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連續運行,把污泥層中的水擠壓出來,從而實現污泥脫水。離心法通常采用臥螺沉降離心脫水機,由內螺旋和外轉筒組成,轉筒一端呈圓柱形,另一端呈圓錐形。轉速一般在3000轉/分,內螺旋和外轉筒有一定的速差,利用固液兩相的密度差,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加快固相顆粒的沉降速度來實現固液分離。
然而目前的脫水處理方法仍然存在以下技術問題:板框壓濾機進泥、出泥是間歇的,生產率較低,出泥含水率仍在65%左右。帶式壓濾脫水機受污泥負荷波動的影響較大,污泥容易從濾帶兩邊溢出,污染場地,且出泥含水率在80%左右。離心法以離心力作用達到泥水分離,臥螺沉降離心脫水機轉速越大,離心力越大,但轉速過大會使污泥絮凝體被破壞,反而降低脫水效果,離心法污泥脫水后的含水率仍在65%~75%左右,經處理后的含水率高。因此,如何能夠減少污泥處理后的含水率以及如何提高污泥處理的效率是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泥脫水處理車,以克服現有技術的污泥處理后的含水率高、污泥處理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污泥脫水處理車,包括集成于所述污泥脫水處理車內并按照污泥處理路徑依次相連的粗物分離系統、藥液絮凝系統、初步脫水系統和板壓式高壓脫水系統;所述粗物分離系統包括桶體以及與桶體配合用于將污泥中的顆粒分離的螺桿;所述藥液絮凝系統包括藥液稀釋箱以及設置與藥液稀釋箱連接的絮凝箱;所述初步脫水系統包括濾帶以及與濾帶的后部配合對污泥進行初步擠壓脫水的輥壓筒;所述板壓式高壓脫水系統包括上壓板鏈、下壓板鏈以及用于調整所述上壓板鏈與所述下壓板鏈之間的楔形縫隙大小的調節機構。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便于調節細縫的大小,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污泥脫水,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機架、橫梁、調節螺桿和壓輥輪;所述調節螺桿的兩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橫梁包括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兩端均通過調節螺桿連接;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內側對稱均設有多個用于分別壓在上壓板鏈和下壓板鏈上的壓輥輪。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鏈節轉動時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擠壓時上壓板鏈或下壓板鏈彎曲,且保證擠壓平面的平整性,所述上壓板鏈由多個鏈節鉸接而成,所述鏈節設有陰榫和陽榫,相鄰的鏈節之間通過陰榫和陽榫相互配合;所述下壓板鏈的結構與上壓板鏈的結構相同且對稱布置。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減輕鏈節整體的重量和成本,所述鏈節的內部設有通孔。
作為優選方案,為了提高擠壓效果,同時避免高壓擠壓時瞬時過載,所述調節螺桿上設置有預緊彈簧。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便于空間上錯開,便于壓輥輪壓在上壓板鏈和下壓板鏈上,所述上壓板鏈還包括上壓板,所述鏈節設置在上壓板的上方;所述壓輥輪包括多個相間布置的第一壓輥輪和第二壓輥輪,所述第一壓輥輪壓在所述上壓板上,所述第二壓輥輪壓于所述鏈節上。
作為優選方案,為了避免污泥污染環境,所述濾帶處緊密貼合設有污泥阻隔板。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將過濾的濾水回收利用過,所述污泥阻隔板下方設置回水槽,所述回水槽連通盛水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柏軍,未經石柏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989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