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低能耗式低壓鑄造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85761.0 | 申請日: | 2015-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429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呂智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4 | 分類號: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2602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耗 低壓 鑄造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系統,具體涉及一種低能耗式低壓鑄造系統。屬于汽車及其配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缸蓋的低壓鑄造一般是手工操作完成,具體方法為:操作人員手動從溶解爐里勺湯注入低壓保持爐;保持爐采用輻射式加熱使鋁液保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利用空氣壓力通過升液管將鋁液填充到模具內。工人在一個工作班(8小時)澆注鋁液的重量達到2.5-3噸,負重行走距離至少達到1.5-2公里,溶解區域夏季溫度:45-50℃,冬季:30-35℃。存在如下缺點:(1)人員工作負荷大易疲勞,存在安全隱患。(2)每次鑄造均需要手動注湯,鋁液液面會上下浮動變化容易產生氧化物。(3)能耗較大,升液管使用壽命較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缸蓋的低壓鑄造手工操作存在安全隱患、鋁液液面會上下浮動變化容易產生氧化物的問題,提供一種低能耗式低壓鑄造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及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低能耗式低壓鑄造系統,包括鑄造機和連續式熔解爐,其結構特點在于:利用管道將鑄造機與連續式熔解爐連接起來,形成鋁液輸送回路;連續式熔解爐中設有取液室,在鑄造機中設有保溫爐,在保溫爐中設有加壓室和液位控制單元,通過液位控制單元檢測保溫爐內的鋁液液面,以控制所述鋁液輸送回路開通或關斷;構成自動鋁液輸送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進一步地,鑄造機的保溫爐內設置浸入式加熱管,構成浸入式對鋁液加熱結構。
進一步地,加壓室具有負壓加壓結構,在保溫爐形成鋁液升液通道。
進一步地,在管道中具有保溫層結構,形成鋁液保溫輸送通道,保持保溫爐和連續熔解爐的保溫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利用管道將鑄造機的保溫爐與連續式熔解爐連接起來,形成鋁液輸送回路;連續式熔解爐中設有取液室,在鑄造機的保溫爐中設有加壓室和液位控制單元,通過液位控制單元檢測保溫爐內的鋁液液面,以控制所述鋁液輸送回路開通或關斷;構成自動鋁液輸送結構。因此解決現有技術的缸蓋的低壓鑄造手工操作存在安全隱患、鋁液液面會上下浮動變化容易產生氧化物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及生產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2、采用本實用新型可降低生產能耗,減少備品成本;縮短鑄造周期提高產能;減少氧化物產生提高鋁液品質;消除人員勞動負荷與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具體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包括鑄造機1和連續式熔解爐2,其特征在于:利用管道4將鑄造機1與連續式熔解爐2連接起來,形成鋁液輸送回路;連續式熔解爐2中設有取液室3,在鑄造機1中設有保溫爐,在保溫爐中設有加壓室5和液位控制單元6,通過液位控制單元6檢測保溫爐內的鋁液液面,以控制所述鋁液輸送回路開通或關斷;構成自動鋁液輸送結構。
本實施例中:
鑄造機1的保溫爐內設置浸入式加熱管,構成浸入式對鋁液加熱結構。加壓室5具有負壓加壓結構,在保溫爐形成鋁液升液通道。在管道4中具有保溫層結構,形成鋁液保溫輸送通道,保持保溫爐和連續熔解爐的保溫連接結構。
本實施例用管道4將鑄造機1的保溫爐跟連續溶解爐2進行連接。鋁液由溶解爐取液室3通過輸送管道4輸送出來,鑄造生產完一個節拍后,保溫爐內的鋁液液面會降低,通過加壓室5上的液位控制單元6的檢知棒進行檢測,當液面高度低于設定值時,止動棒自動旋轉打開補充鋁液,當到鋁液達所需高度時止動棒又再次旋轉關閉,動作完成后進行下一個生產節拍。
本實施例可以通過對鑄造區域進行重新改造。新制兩臺使用浸入式加熱管的保持爐,熱能傳遞更優秀能減少能耗的損失。利用壓力差填充鋁液無需使用升液管,減少了備品的生產成本。對原有溶解爐的前爐部分進行改造,利用流槽連接溶解爐與保持爐。通過鑄造機往爐內施加壓力使鋁液通過連接管道源源不斷地對保持爐進行補給,并利用液位控制裝置來保證爐內鋁液容量。利用壓力自動充型,鑄造一個節拍自動補液一次,可減少鑄造要員一名/班。具有如下特點:
1、采用自動補給取替手動注湯減少整體鑄造周期(原先注湯CT:65S→現在注湯CT:7S),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產能,且消除更換升液管備品的成本。
2、保持爐加熱方式由輻射式改為浸入式降低了能耗;(原先:23kw/小時→現狀:12.25kw/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未經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85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程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LDA模型的多粒度層次軟件聚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