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流壓力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83072.6 | 申請日: | 2015-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811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遠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B7/09 | 分類號: | E03B7/09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凱音;翁霽明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壓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力容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直流壓力罐。
背景技術
壓力罐用于閉式水循環系統中,起到了平衡水量及壓力的作用,避免安全閥頻繁開啟和自動補水閥頻繁補水。不需建造水塔,投資小、占地少,采用水氣自動調節、自動運轉、節能與自來水自動并網,停電后仍可供水,調試后數年不需看管。比建造水塔節約投資70%,比建在高位水箱節約投資60%,大大節約土建投資。因此壓力罐應用較為廣泛。
傳統的壓力罐上只設置有一個開口,進水與出水為同一個開口。若長期使用,壓力罐內部的水不易循環及排泄徹底,從而形成滯留水,導致滯留水內容易滋生細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兩端設于開口的直流壓力罐,能夠確保壓力罐內的水全部流通,避免形成滯留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直流壓力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圓柱體形壓力罐本體,所述壓力罐本體頂端和底端各開有第一開口;處于壓力罐本體頂部的第一開口上設有外螺紋接頭,處于壓力罐本體底部的第一開口上設有內螺紋接頭;
所述壓力罐本體內設有雙口皮囊,雙口皮囊頂部和底端各開有一第二開口,處于雙口皮囊頂部的第二開口與外螺紋接頭連接,處于雙口皮囊底部的第二開口與內螺紋接頭連接;
所述雙口皮囊內設有一管體,所述管體頂部與外螺紋接頭連接,管體底部與內螺紋接頭連接;所述管體側壁開有多個出水孔,所述多個出水孔延縱向均勻排列。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開口中心軸線和壓力罐本體中心軸線相重合。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開口中心軸線和雙口皮囊中心軸線相重合。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所述壓力罐本體中心軸線、外螺紋接頭中心軸線、內螺紋接頭中心軸線、雙口皮囊中心軸線和管體中心軸線均相重合。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壓力罐兩端設有開口,兩端開口上分別設有內螺紋接頭和外螺紋接頭,壓力罐能夠串聯使用,相較于傳統的壓力罐,其使用更加靈活。
2、兩端設有開口的壓力罐可使水從壓力罐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確保壓力罐內部的水全部得以流通,避免壓力罐內部形成滯留水而細菌滋生,使人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壓力罐內部設有管體,管體上開有出水孔,進入壓力罐的水要先進入管體,并從管體上的出水孔進入壓力罐內,使得壓力罐內的水能全部得以流通,有效避免了滯留水的產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力罐,包括圓柱體形壓力罐本體1,所述壓力罐本體1頂端和底端各開有第一開口2,第一開口2中心軸線和壓力罐本體1中心軸線相重合。處于壓力罐本體1頂部的第一開口2上設有外螺紋接頭3,處于壓力罐本體1底部的第一開口2上設有內螺紋接頭4。直流壓力罐本體1既可以作為蓄水槽,也可以起到水錘防護作用,適用于帶電子開關的水泵裝置。作為蓄水槽,即使管道壓力小于預充壓力,也可起到供水作用。
所述壓力罐本體1內設有雙口皮囊5,雙口皮囊5頂部和底端各開有一第二開口6,所述第二開口6中心軸線和雙口皮囊5中心軸線相重合。處于雙口皮囊5頂部的第二開口6與外螺紋接頭3連接,處于雙口皮囊5底部的第二開口6與內螺紋接頭4連接。
壓力罐本體1兩端設有的內螺紋接頭4和外螺紋接頭3,壓力罐本體1能夠串聯使用,相較于傳統的壓力罐,其使用更加靈活。兩端設有開口的壓力罐本體1可使水從壓力罐本體1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確保壓力罐本體1內部的水全部得以流通,避免壓力罐本體1內部形成滯留水而細菌滋生,使人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所述雙口皮囊5內設有一管體7,所述管體7頂部與外螺紋接頭3連接,管體7底部與內螺紋接頭4連接;所述管體7側壁開有多個出水孔8,所述多個出水孔8延縱向均勻排列。進入壓力罐本體1的水要先進入管體7,并從管體7上的出水孔8進入壓力罐本體1內,壓力罐本體1內的水能全部得以流通,有效避免了滯留水的產生。
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壓力罐本體1中心軸線、外螺紋接頭3中心軸線、內螺紋接頭4中心軸線、雙口皮囊5中心軸線和管體7中心軸線均相重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遠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遠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830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二次加壓站智能控制系統
- 下一篇:用于沿海地區的水蒸汽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