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腰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82382.6 | 申請日: | 2015-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05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黎;沈才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C9/15 | 分類號: | B63C9/15;B63C9/18;B63C9/20;A41F9/00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腰帶 | ||
1.一種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囊(1)、腰帶本體(2)、激發裝置(3)、腰帶扣(11);所述腰帶本體(2)上設置有氣囊(1),腰帶本體(2)的腰帶扣(11)上設置有一個激發裝置(3),所述激發裝置(3)包括按鈕(4)、擋片(5)、凸點(6)、彈簧(8)、升降圓柱筒(9)、凹槽(10)、電磁閥(17)、蓄電池(23)、電磁閥控制電路;所述腰帶本體(2)的腰帶扣(11)上設置有凹槽(10),凹槽(10)內設置有按鈕(4)、擋片(5)、凸點(6)、擋塊(7)、彈簧(8)、升降圓柱筒(9);其中按鈕(4)設置在腰帶扣(11)的外側且裸露在外便于按下,按鈕(4)里側與升降圓柱筒(9)的外端相連接,升降圓柱筒(9)的內端與彈簧(8)的一端相連,彈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腰帶扣(11)的內側,升降圓柱筒(9)靠近外端上設置有擋片(5),凹槽(10)一側的內壁上設置有凸點(6),擋片(5)一端與蓄電池(23)相連,凸點(6)與電磁閥控制電路相連,電磁閥控制電路與電磁閥(17)相連;當按下按鈕(4)時,使得升降圓柱筒(9)上的擋片(5)與凸點(6)接觸連接;電磁閥控制電路通電從而控制電磁閥(17)的關閉;所述氣囊(1)內存有救生顆粒;
所述腰帶扣(11)上還設置有報警器Ⅰ(24)、報警開關(25)、報警電路,所述報警開關(25)與蓄電池(23)相連,報警開關(25)與報警器Ⅰ(24)相連用于打開報警器進行聲音報警,報警開關(25)與報警電路中的無線發射模塊(26)相連用于提醒外界有人發生意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17)設置在氣囊(1)一側,當外界的水由電磁閥(17)直接進入氣囊(1)內與氣囊(1)中的救生顆粒反應生成氣體從而把氣囊(1)膨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本體(2)與氣囊(1)之間設置有一個儲水環層(22),儲水環層(22)由腰帶本體(2)外側與氣囊(1)的氣囊內層(21)圍城的空間組成,電磁閥(17)設置在儲水環層(22)靠近腰帶扣(11)一側的開口處,氣囊內層(21)為既能密封氣體又能透水的生物膜,腰帶本體(2)以及氣囊(1)的氣囊外層(20)均密不透水,當外界的水由電磁閥(17)進入儲水環層(22)中再由氣囊內層(21)透進氣囊(1)內部,與氣囊(1)中的救生顆粒反應生成氣體從而把氣囊(1)膨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圓柱筒(9)靠近內端設置有擋塊(7),擋塊(7)的一側固定在升降圓柱筒(9)上,擋塊(7)的另一端與凹槽(10)的一側內壁滑動接觸,用于支撐升降圓柱筒(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控制電路包括壓力傳感器Ⅰ(14)、壓力傳感器Ⅱ(15)、邏輯控制電路(16)、報警燈(18);所述壓力傳感器Ⅰ(14)設置在氣囊(1)中且靠近腰帶扣(11)的位置,壓力傳感器Ⅱ(15)設置在氣囊(1)中且靠近腰帶尾部的位置,壓力傳感器Ⅰ(14)、壓力傳感器Ⅱ(15)均與邏輯控制電路(16)相連,邏輯控制電路(16)與電磁閥(17)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點(6)若干個,電磁閥控制電路也相應的有若干個,用于更加精確的控制流入氣囊(1)或者儲水環層(22)中的水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1)上設置有儲藏孔(19),儲藏孔(19)內存有救生顆粒,救生顆粒可更換的存儲在儲藏孔(19)內,儲藏孔(19)均勻的分布在氣囊(1)外層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1)為透明的,當所述多功能腰帶作為游泳圈使用時,救生顆粒更換不同的顏色,從而使得游泳圈呈現不同的顏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電路包括無線發射模塊(26)、無線接收模塊(27)、報警器Ⅱ(28)、LED燈(29)、整流橋(30)、穩壓器(31)、電容C2、C3、電阻R6、R7、三極管T2;所述無線接收模塊(27)接收來自無線發射模塊(26)發出的信號,無線接收模塊(27)與電阻R6的一端相連,電阻R6的另一端與三極管T2的基極相連,三極管T2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T2的集電極與報警器Ⅱ(28)相連,報警器Ⅱ(28)同時分別與穩壓器(31)、電容C2的一端、LED燈(29)相連,LED燈(29)的另一端與電阻R7的一端相連,電阻R7的另一端接蓄電池(23)的正極,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蓄電池(23)首先接整流橋(30),整流橋(30)再與穩壓器(31)相連,電容C3一端接穩壓器(31),另一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823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卡爪式天然氣接頭鎖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船的尾部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