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具定位桿加工打磨一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77315.5 | 申請日: | 2015-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187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汪家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振華科技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4 | 分類號: | B23P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定位 加工 打磨 一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用定位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模具定位桿加工打磨一體裝置。
背景技術
模具素有“工業之母”之稱。模具就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但是模具對構成模具的零件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模具上的誤差將直接傳遞給所成型的零件,因此保證模具零件的精度至關重要。
定位桿是模具常用零件,在定位桿加工過程中,熱鐓后的定位桿端帽下方會產生碳灰堆積層,由于碳灰堆積層在高溫下附在定位桿上,普通手段難以清除,而傳統采用的人工打磨方式效率低下,工作環境惡劣。定位桿在熱鐓之后還需要進行車削修整,車倒角,去毛刺等操作,再加上清除積碳的過程,整個過程比較漫長,生產效率低,重復勞動動作較多。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具定位桿加工打磨一體裝置,可對定位桿同時進行車削和打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模具定位桿加工打磨一體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設有縱向的滑道,所述滑道上設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中部固定有推柱,所述底板右側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一可在水平面上擺動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中部設有沿推板長度方向設置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在推柱上,所述推板的左端上方設有把手,所述滑板后端固定有車刀,滑板上安裝有位于車刀左側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中部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彈簧,固定架的上端卡套有磨塊,所述彈簧的下端壓在凹槽底面上,彈簧的上端抵在磨塊內部頂面上。
所述磨塊可在固定架上端前后竄動,但不可脫落。
所述磨塊的后端面為內凹的弧形,以適應定位桿的外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定位桿桿頸打磨裝置與定位桿車削裝置組合在一起,同時對定位桿進行加工,提高了定位桿的加工效率,定位桿端部的彈簧提高了磨塊的壓磨柔性,防止磨塊跟隨車刀一起進給時過度壓緊損傷定位桿和磨塊。推動推板時,車刀和磨塊一同向后推移,磨塊可自適應,協調工作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后側立體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架與磨塊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和創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模具定位桿加工打磨一體裝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面設有縱向的滑道2,所述滑道2上設有滑板3,所述滑板3的中部固定有推柱4,所述底板1右側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一可在水平面上擺動的推板5,所述推板5的中部設有沿推板5長度方向設置的腰型孔6,所述腰型孔6套在推柱4上,所述推板5的左端上方設有把手7,所述滑板3后端固定有車刀8,滑板3上安裝有位于車刀8左側的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上端中部設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內設有彈簧11,固定架9的上端卡套有后端面為內凹的弧形的磨塊12,內凹的弧形適應定位桿的外形,所述彈簧11的下端壓在凹槽10底面上,彈簧11的上端抵在磨塊12內部頂面上,所述磨塊12可在固定架9上端前后竄動,但不可脫落。
使用時,將定位桿卡在外接的三爪卡盤內,調整好相對位置,推動把手7,使推板5繞推板5與滑板3的鉸接處轉動,由于推板5中部設有腰型孔5,推柱4可在腰型孔6內滑動,使得滑柱可被腰型孔6向后平移推動。當車刀8車削時,磨塊12壓在定位桿桿頸上,磨塊12在彈簧11的調節下與定位桿間壓力保持一定范圍內,使兩者柔性接觸。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振華科技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振華科技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773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