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62570.2 | 申請日: | 2015-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164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惠江;徐瑩瑩;魏建鋼;牛離平;杜春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逾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04 | 分類號: | B01J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方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馬廣旭 |
| 地址: | 215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蜂蠟 脫水 高效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蜂蠟的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蜂蠟,又稱黃蠟、蜜蠟,是工蜂為了構筑蜂巢和封蓋蜂房而從蠟腺體分泌出來的脂肪性蠟狀固體。
蜂蠟是一種成分復雜的的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蠟酯、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氫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其用途較為廣泛,如工農業生產中,用于化妝品制造業;在現代醫藥工業中,蜂蠟可用于制造軟膠囊、軟膏;在食品工業中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裝和外衣等;在農業及畜牧業上可用作制造果樹接木蠟和害蟲粘著劑;在養蜂業上可制造巢礎、蠟碗等。
傳統蜂蠟生產使用中,只需對蜂蠟的原料進行簡單加工處理,而現代各種用到用到蜂蠟的產品中,已將蜂蠟作為有機的新材料,對其產品的精致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脫色外,還必須進行脫嗅、脫水等處理,按照一般的常規手段已不能完全做到,為了得到符合使用標準的蜂蠟原料,往往需要進行多次繁瑣的工序生產加工,即增加了原材料的損耗,也增加了人力、財力等成本投入,最終結果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目的,特別是蜂蠟的脫嗅脫水處理,速度緩慢,工序復雜。
因此,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其設計結構合理、生產工序操作安全、穩定且脫嗅、脫水處理效率高,提高了蜂蠟成品原料的生產效率,有效的降低原料及人力、財力等生產成本投入。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包括支架座,及設置在支架座上的真空泵、氣水分離器,及設置在真空泵上的進氣閥門,及設置在氣水分離器上的出氣閥門,其中,真空泵與氣水分離器分別通過真空泵的出氣口、氣水分離器的進氣口且利用聯通管連接,及設置在氣水分離器底部一側的出水孔。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真空泵和氣水分離器的外殼為雙層中空結構,并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熱蒸汽從進氣口通入,出氣口送出,保持真空泵和氣水分離器工作在130℃的溫度環境中;所述聯通管的外管為中空的雙層管,熱蒸汽從外管中空部分通入,保持聯通管工作在130℃的溫度環境中;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真空泵、氣水分離器和聯通管都工作在高溫的環境中避免了蜂蠟由于冷卻導致流動性差,凝結不易過濾的問題,能夠有效的加快蜂蠟脫嗅脫水的處理過程,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本技術方案所述的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還包括管道和管道閥門;所述管道一端連接聯通管,另一端連接氣水分離器;所述管道設置在管道閥門上;本實用新型中在聯通管和氣水分離器中設置了管道和管道閥門來將管道內的殘留的水排出。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管道的兩端分別連接聯通管、氣水分離器的一側底端,本實用新型中將管道設置在氣水分離器的一側底端,使管道內殘留的水,排出徹底。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真空泵采用型號為2X-70的電動氣體傳輸泵。
本技術方案的,所述氣水分離器采用型號為YJQS-C的真空過濾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蜂蠟脫嗅、脫水的高效處理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設計結構合理、生產工序操作安全、穩定且脫嗅、脫水處理效率高,提高了蜂蠟原料的生產效率,有效的降低原料及人力、財力等生產成本投入;
2、使用時,開啟真空泵打開進氣閥門及氣水分離器的出氣閥門將蠟液儲存設備中的空氣抽出,在蠟液抽真空的過程中完成脫嗅脫水處理;
3、抽真空處理到一定周期后,打開出水孔將氣水分離器中的水排出,同時依據需求打開連接真空泵和氣水分離器的管道上設置的管道閥門,將管道內的殘留的水排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序號標注如下:1-真空泵、2-進氣閥門、3-聯通管、4-出氣閥門、5-氣水分離器、6-管道閥門、7-管道、8-出水孔、9-支架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逾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逾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625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