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幅式帶槽皮帶輪鑄造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7899.X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248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雷永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8 | 分類號: | B22C9/28;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2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幅式帶槽 皮帶輪 鑄造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帶輪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全幅式帶槽皮帶輪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皮帶輪鑄件大多使用的材質為HT200,即灰鑄鐵材質。灰鑄鐵的鑄造性能、切削性、耐磨性都優于其它各類鑄鐵。由于灰鑄鐵的凝固方式為順序凝固,其石墨化膨脹常不能完全抵消凝固過程的體積收縮,在凝固過程中常需要外界來進行補縮。
現有澆注系統中內澆道的設計都是采用長方形或圓柱形形狀設計,此種設計不能夠形成熱壓力及溫度梯度,還易造成內澆道散熱更快、鐵液更先凝固,從而阻擋后續鐵液的流動與補充;此外,皮帶輪傳統設計中都采用了冒口,加大了鐵液的用量,易引入外界雜質與氣體,形成內部夾雜物與氣孔缺陷。皮帶輪傳統的生產過程中都使用了冒口的澆注系統。一般地,冒口設計主要依賴于鑄件的形狀與工人師傅的經驗,意在補充鐵液,減少孔洞缺陷。但在實際生產操作中,很容易從冒口處引入外界雜質與氣體,在鑄件內部形成夾雜物及孔隙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澆鑄成型好、橫澆道阻渣能力強、生產效率高和可減少成品加工工藝步驟的全幅式帶槽皮帶輪鑄造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全幅式帶槽皮帶輪鑄造模具,包括直澆道、橫澆道、內澆道和皮帶輪鑄腔,直澆道的上端設置有澆口杯,直澆道垂直于橫澆道的中部,直澆道的下端與橫澆道內部連通,橫澆道為外環形月牙狀結構,內澆道設置于橫澆道的內側,內澆道的一端與橫澆道內部連通;所述的皮帶輪鑄腔包括輪緣鑄腔和輪輻鑄腔,輪緣鑄腔為圓環形腔體結構,輪緣鑄腔的側壁上設置有多道V型槽,內澆道的另一端搭接于輪緣鑄腔的上表面上,輪輻鑄腔設置于輪緣鑄腔的內側,輪輻鑄腔的中心位置沿其軸線方向還設置有中心孔。
所述的橫澆道的橫截面為矩形,且其高寬比范圍為1.5~2:1。
所述的內澆道的上表面低于橫澆道的上表面。
所述的內澆道為前端小后端大的鴨嘴形扁平狀結構,內澆道的較大端連接于橫澆道的內側壁上,內澆道的較小端搭接在皮帶輪鑄腔的外緣上。
所述的內澆道有兩個,兩個內澆道對稱設置在直澆道的兩側。
所述的澆口杯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結構,澆口杯的下端與直澆道的上端密封連接。
所述的中心孔的孔壁呈錐面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橫澆道采用外環形設計,直澆道處于橫澆道中間,利于鐵液的分流,可消除鐵液紊流的傾向,該類橫澆道和直澆道設計還能分散熱量,避免熱量集中造成的熱應力缺陷;內澆道采用前端小后端大的鴨嘴形扁平狀,該類設計可以人為形成溫度梯度,利于后續凝固的順序要求,并且還可以控制鐵液流量,避免鐵液進入型腔后發生紊流現象,造成不必要的人為縮孔縮松出現。
2、內澆道的上表面低于橫澆道的上表面,內澆道的高度有范圍限制,因此橫澆道的阻渣能力較強。
3、本方案的澆鑄模具不使用冒口,不僅節約鐵液用量,減少人工引入的澆鑄缺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工藝出品率,而且還簡化了澆鑄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
4、在皮帶輪鑄腔上設置中心孔和V型槽,一方面可減少鐵液消耗量,另一方面,在澆鑄時,可增大澆鑄件的散熱面積,加快澆鑄件的凝固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皮帶輪鑄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直澆道,2-橫澆道,3-內澆道,4-澆口杯,5-皮帶輪鑄腔,6-輪緣鑄腔,7-輪輻鑄腔,8-中心孔,9-V型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全幅式帶槽皮帶輪鑄造模具,包括直澆道1、橫澆道2、內澆道3和皮帶輪鑄腔5,直澆道1的上端設置有澆口杯4,直澆道1垂直于橫澆道2的中部,直澆道1的下端與橫澆道2內部連通,橫澆道2為外環形月牙狀結構,橫澆道2采用外環形設計,直澆道1處于橫澆道2中間,利于鐵液的分流,可消除鐵液紊流的傾向;橫澆道2和直澆道1的設計還能分散熱量,避免熱量集中造成的熱應力缺陷,內澆道3設置于橫澆道2的內側,內澆道3的一端與橫澆道2內部連通;如圖2所示,所述的皮帶輪鑄腔5包括輪緣鑄腔6和輪輻鑄腔7,輪緣鑄腔6為圓環形腔體結構,輪緣鑄腔6的側壁上設置有多道V型槽9,內澆道3的另一端搭接于輪緣鑄腔6的上表面上,輪輻鑄腔7設置于輪緣鑄腔6的內側,輪輻鑄腔7的中心位置沿其軸線方向還設置有中心孔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78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球化煙塵吸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底盤左托架落料沖孔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