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7366.1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14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俞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久特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7/14 | 分類號: | B29C47/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衣架 發泡 擠出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泡板擠出模具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在結合后形成的流道結構的設計不合理,從而導致擠出的時候出料壓力不均衡,需要預留較多的成品余量,在擠出后在進行切割修整,從而導致了大量的原材料浪費,增加生產成本。而且,由于目前的模具設計中,在流體流入到流道中時,都是采用了單個通道,所以在流體流入到流道的量較大,流體的流速不容易控制,而且流體短時間內流量較大,使得流體的分布不均勻,從而造成產品的缺陷。目前的模具在完成組裝后,其流道的側部并不密封,所以實際使用的時候,需要在上下模具上各自增加一個嵌板,然后在通過這兩個嵌板把密封板嵌入到模具的側部,從而完成對流道的密封。但是,此類的密封方式操作麻煩,費時費力,而且影響整個模具的整體性能。由于會嵌入嵌板,導致嵌板和模具材質不統一,從而使得流體在模具內的流動性不一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使得流體在流入流道的時候更加的均勻,壓力更加的均衡,流體速度具有較好的可控性,簡化模具組裝后對流道的密封操作,提高流體在模具內的流動性一致的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其技術方案如下:
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結合面形成分流道、若干個衣架流道、分流增塑段、緩沖腔和聚合發泡腔、模口,緩沖腔呈中間大兩端小形狀,緩沖腔和聚合發泡腔之間設有第一阻流段,聚合發泡腔和模口之間設有第二阻流段;所述的分流道為多流道進料通道,多流道進料通道的每個出口端處分別連有一個衣架流道,衣架流道的出口端與分流增塑段的入口端相連。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側邊為一體結構式,當上模板和下模板結合時,一體結構式可對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結合面的側部完成密封。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衣架流道由上至下逐漸收縮且在分流增塑段的入口端處相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在使用的時候,多流道進料通道可以把流體分成多股流體進入,對流體進行初步的分流作用,降低流體的即時性流量。而多個衣架流道的設置,可以使得經過初步分流的流體進行再一次的分流,可以很好的使得流體在流入分流增塑段的時候更加的均勻,流體速度具有較好的可控性,壓力更加的均衡。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設置了上模和下模的側邊為一體結構式,當上模板和下模板結合時,一體結構式可對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結合面的側部完成密封。從而使得模具組裝好后就可以一步實現對結合面的密封性操作,簡化流道密封性的操作,同時可以很好的提高模具內流體流動的一致性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衣架流道由上至下逐漸收縮且在分流增塑段的入口端處相通。可以使得流體分布更加的均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流體在流入流道的時候更加的均勻,壓力更加的均衡,流體速度具有較好的可控性,簡化模具組裝后對流道的密封操作,提高流體在模具內的流動性一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和圖3具體說明實施例:
如圖1至3所示,多衣架式發泡板擠出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結合面形成分流道3、若干個衣架流道4、分流增塑段5、緩沖腔6和聚合發泡腔7、模口9,緩沖腔6呈中間大兩端小形狀,緩沖腔6和聚合發泡腔7之間設有第一阻流段8,聚合發泡腔7和模口9之間設有第二阻流段10;所述的分流道3為多流道進料通道,多流道進料通道的每個出口端處分別連有一個衣架流道4,衣架流道4的出口端與分流增塑段5的入口端相連。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的側邊為一體結構式結構11,當上模1板和下模2板結合時,一體結構式11可對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結合面的側部完成密封。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衣架流道由上至下逐漸收縮且在分流增塑段的入口端處相通。
物料首先經過多流道進料通道進行初步的分流,然后從多流道進料通道的出口端進入到各自的衣架流道內,對流體進行再一次的分流。從衣架流道的出口端流入到分流增塑段的進口端。分流增塑段內設有多個菱形凸起。通過分流增塑段內的多個菱形凸起,多個菱形凸起把整個分流增塑段隔成了多個互通的小流道,物料在各個菱形凸起之間的小流道內流動,不斷的進行分流后合流,然后在分流后合流,從而使得使物料明顯提高塑化和高分散性,出口壓力更加均衡產品更易成型。物料通過分流增塑段后進入到緩沖腔內,物料在緩沖腔內進行消除不均衡擠出壓力作用,然后通過第一阻流段后進入到聚合發泡腔內。第一阻流段進一步的消除物料的不均衡擠出壓力。聚合發泡腔主要是提供物料發泡場地,使得物料發泡更加的均勻。最后通過第二阻流段后經過模口擠出。第二阻流段是聚合增加發泡腔的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久特建材有限公司,未經德清久特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73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