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模塊自動貼合機內建自動對焦及增強對比之直接對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6834.3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21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董文山;張覺壬 | 申請(專利權)人: | 駿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覺壬 |
| 主分類號: | B32B37/00 | 分類號: | B32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縣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自動 貼合 機內建 對焦 增強 對比 直接 對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光模塊自動貼合機光學檢查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背光模塊自動貼合機內建自動對焦及增強對比之直接對位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面板由TFT(薄膜晶體管)所組成,但其本身不會自主發光,需經由背光模塊的光強度才能照亮整個顯示屏,所以在手機、平板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數字相機、液晶電視、車載銀幕、電玩機、事務機器或是小家電,凡是有液晶顯示屏的地方都需要有背光模塊的存在,目前用量最大的當然還是智能型手機為最大宗;背光模塊的結構由組裝的前、后工序分為二大部份:前工序是將膠框60與背蓋80、反射片70、導光板50、發光二極管(LED)90、軟式印刷電路板(FPC)1等組合,接著交由后工序組裝三張光學膜片(下擴散片40、下增光片30及上增光片20),最后再貼上一片之遮光片10完成背光模塊的整個組裝工作(如圖1所示)。以往背光模塊都采用人工進行組裝,在無塵室中由操作人員著無塵服帶著手套用鑷子小心將光學膜片一一從保護膜中夾取出,然后對準放入膠框中,如此,使用人工手工進行組裝四張膜片約需45秒至1分鐘。后來手機的需求量爆增,于是至目前已發展出自動貼合機進行自動作的操作程序,以機械取代人工能自動供料、自動整位、自動取片完成組裝貼合之機臺,可以縮短至5秒內完成一組(如圖2,自動貼合機是多站式,分別是放入膠框之入料站4、消除靜電與去除雜物之清潔站7、下擴散片貼合站4、下增光片貼合站3、上增光片貼合站2、預備站5、遮光片貼合站1、遮光片之壓實站8、成品排出站9),即能將四張膜片裝妥壓實并自動排出。由于手機窗口尺寸由二、三寸一直加大到五、六寸,而且整體設計厚度變得愈來愈薄,又為了突顯大畫面又將邊框做的愈來愈窄;相對應地,背光模塊也跟著被壓縮到變薄與四周邊框小到1mm以下,以往自動貼合機上使用機構之定位精度已不敷使用,因此改用影像自動位,可是受限于膠框與模面二者間顏色對比太接近,取像辨識出現問題;另外,膜片取放的高度有相當大的落差,倍率及景深都在視覺對位的工作范圍之外。一般市售視覺對位的自動貼合機為了回避此問題,于是采用間接對位方式;所謂間接對位是在膠框旁利用膜片與背景的對比,將膜片以固定的取像裝置作位置辨識后轉正對位,接著才將膜片吸放到膠框內,雖然是使用影像對位,可是不在膠框組裝的正上方轉正對位,采用試誤法有偏差,再下指令修正而失去了真正對位的意義,為什么不直接對位的技術瓶頸就在于:膠框與膜片顏色接近,影像對比太小無法作精確辨識,乃至于在旁便加強背景對比后再作辨識。膜片移載過程中與膠框有一高度差,而此差距遠超過取像裝置的景深范圍而無法有效對焦,同時取像倍率也因此不同造成視覺對位的誤差。市面上雖有機型采用直接對位,但使用全景取像,動擇裝設數千萬像素的取像組件,整個膜片全尺寸雖被擷取到,可是因為全景而使單位面積平均的像素反而太少,以致分辨率不佳,用一淺顯的比喻,是用望遠鏡的原理取像,看到了全貌,卻乎略了對位的精致化,當然準確度就不高了;為了提供更符合實際需求之物品,創作人乃進行研發,以解決習知使用上易產生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自動貼合機內建自動對焦及增強對比之直接對位裝置,采用低像素之取像組件,但分別于鄰角線、對角線的兩端設置取像比對,節省成本,且對比更精準確實,使二角正確即四邊都已對正,配合設有自動升降的載臺與可控式活動背景片的切換設置,有如以顯微放大之方式提高了分辨率。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設于背光膜組之三片膜片組裝處,是于一立架具有一背景片的切換組件、一取像組件之自動升降機構組件、一取像組件組;其中之取像組件具有至少二個設于一線(鄰角線或對角線)之兩端處,且局部擷取角落處之影像送至一影像解析組件處進行分析是否對正膠框與膜片,以配合膜片之移載機構組件進行修正;其中之取像組件之自動升降機構組件也與影像解析組件相連接,先攝取膠框之物距像,之后再上升一小段距離,移入膜片后,再度取像后由影像解析組件處進行對焦比對;其中之背景片的切換組件具有一橫向平移機構組件上之一背景片,背景片配合膠框之深淺反向設定,當膜片之移載機構組件移至膠框上方之同時,背景片也由橫向平移機構組件移載至膠框之相同位置下方處。
為使貴審查委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之技術、手段及功效,茲舉一較佳可行之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相信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征與優點,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之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組件之平面側視分解圖。
圖2為現有機臺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設置背景片之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駿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覺壬,未經駿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覺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68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