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瀝水不銹鋼蒸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456064.2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975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于行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行剛 | 
| 主分類號: | A47J27/04 | 分類號: | A47J27/04;A47J36/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5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瀝水 不銹鋼 蒸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瀝水不銹鋼蒸鍋。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不銹鋼蒸籠應用很廣泛,經(jīng)久耐用,但是在應用過程中,比如蒸饅頭、蒸包子、熱飯熱菜等,往往在揭開蒸蓋后發(fā)現(xiàn),飯或菜上會集有很多水,大大影響了飯菜的口感與口味。這是因為鍋底的水在加熱后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回流過程中遇到了溫度相對較低的不銹鋼籠體后結晶形成了水,又以水滴的形態(tài)掛在了籠體底部的上下面上,之后因水滴本身重力大于水滴與籠體間的吸附力滴到了蒸籠下面的飯或菜上。從而大大影響了飯菜的口感與口味,降低了食欲,到最后甚至把飯菜扔到,影響了心情也造成了浪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蒸籠在蒸熱飯菜時蒸汽結晶形成的水會大量瀝到飯菜中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防瀝水不銹鋼蒸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防瀝水不銹鋼蒸鍋,包括鍋蓋、蒸籠和鍋體,所述蒸籠的底部設有中心高、四周低的圓錐形籠底,所述圓錐形籠底上均勻分布有多個長度不同的條狀突起,條狀突起上設有多個透氣孔,所述圓錐形籠底的上方設有水平橫隔網(wǎng),所述水平橫隔網(wǎng)通過絲柱固定于圓錐形籠底上,便于拆卸清洗,所述圓錐形籠底的外緣設有半圓形凸緣,所述蒸籠的上邊緣以及鍋體的上邊緣分別設有與半圓形凸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鍋蓋為圓錐形與圓柱形的結合體,所述鍋蓋的外緣設有與蒸籠上邊緣的卡槽向適應的半圓形邊沿。
具體地,所述圓錐形籠底的半圓形凸緣的底部設有滴水孔。
具體地,所述條狀突起沿圓錐形籠底的半徑方向設置。
具體地,所述圓錐形籠底的直徑大于蒸籠的直徑。
具體地,所述凸緣與卡槽之間留有縫隙,以便于上層的水能順利流到下層。
具體地,所述透氣孔均設置于條狀突起的頂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蒸鍋結構簡單,有效防止結晶水珠會留存在籠底上表面或從籠底下表面直接滴到飯菜上,保留飯菜原有的口味和口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圓錐形籠底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水平橫隔網(wǎng)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蓋,2、蒸籠,3、鍋體,4、圓錐形籠底,5、卡槽,6、凸緣,7、水平橫隔網(wǎng),8、絲柱,9、條狀突起,10、滴水孔,11、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防瀝水不銹鋼蒸鍋,包括鍋蓋1、蒸籠2和鍋體3,蒸籠2的底部設有中心高、四周低的圓錐形籠底4,圓錐形籠底4的直徑大于蒸籠2的直徑,圓錐形籠底4上均勻分布有多個長度不同的條狀突起9,條狀突起9沿圓錐形籠底4的半徑方向設置,條狀突起9上設有多個透氣孔1,透氣孔11均設置于條狀突起9的頂部,圓錐形籠底4的上方設有可拆卸的水平橫隔網(wǎng)7,水平橫隔網(wǎng)7通過絲柱8固定于圓錐形籠底4上,圓錐形籠底4的外緣設有半圓形凸緣6,半圓形凸緣6的底部設有滴水孔10,蒸籠2的上邊緣以及鍋體3的上邊緣分別設有與半圓形凸緣6相配合的卡槽5,凸緣6與卡槽5之間留有縫隙,鍋蓋1上部分為圓錐形,下部分為圓柱形,鍋蓋1的外緣設有與蒸籠2上邊緣的卡槽5向適應的半圓形邊沿。
把蒸籠底部做成一定高度的圓錐體形狀,錐體頂部置有可拆卸式水平橫隔網(wǎng),整個籠底沒有垂直面,飯菜不與籠底直接接觸,結晶水會均勻分布于圓錐形籠底的上下面,從而不致于大量匯集在一起。這樣結晶水本身的重力小于它與籠體間吸附力,致使結晶水沿錐形面流向籠體邊緣而不會垂直滴下。圓錐形籠底邊緣以半圓形態(tài)向外延展一公分左右,籠體口做有與之相對應的半圓形卡槽,半圓形底面中心位置留有滴水孔,半圓形凸緣和半圓形卡槽與籠體側壁之間有大約5毫米的間距,這樣從圓錐形籠底瀝下來的水能夠順利沿蒸籠側壁流到下層蒸籠的底面,最后流到最底層的蒸鍋中。
圓錐形籠底的表面上做有間距合理的條狀突起,所有的透氣孔全部做在條狀突起頂面上,這樣圓錐形籠底上表面形成的水珠,不會從透氣孔滴到下層蒸籠的飯菜上,水珠會沿著圓錐形籠底表面流到籠體底部邊緣的半圓形位置并沿半圓形底面的透氣孔流到下層。
鍋蓋的設計采用圓錐體與圓柱體結合的形式,底面半圓形邊緣與蒸籠口的半圓形卡槽相吻合,這樣籠蓋下表面形成的水珠會沿著圓錐形表面流到下層蒸籠的側壁上,同樣防止了水珠的下滴。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行剛,未經(jīng)于行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60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利用空氣能和電能加熱的開水機
 - 下一篇:一種蒸汽鍋的止回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