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5401.6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52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祁文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泫氏鑄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38 | 分類號: | F16N7/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燒結 機臺 注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裝置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燒結機臺車有帶燒式燒結機臺車和步進式燒結機的臺車,帶燒式燒結機臺車為上下排列的一整圈臺車,它前進的動力是機頭或機尾的轉動齒輪,帶動燒結機的輪子從而達到一圈圈的循環運動,步進式燒結機的臺車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它的前進動力是機頭的頂車機,也就是兩個液壓推桿,液壓推桿將燒結礦的第一塊臺車推出,最后一塊臺車進入翻車機上,不論是哪一種,臺車運動時都要進行潤滑,以往潤滑油的加入是由人工完成,工人勞動強度大,送油效率低,臺車周圍溫度高,對工人傷害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傳統的人工方式給臺車添加潤滑油,工人勞動強度大,送油效率低,對工人傷害大的缺陷,設計了一種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臺車與軌道之間潤滑良好,工人勞動強度小,送油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包括儲油箱、進油管、油泵,所述儲油箱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油泵固定在所述儲油箱的頂部中間,所述油泵與所述儲油箱之間由所述進油管連接,所述進油管插入所述儲油箱內,還包括輸油管、供油箱、供油管,所述供油箱設置在臺車所在的二樓,所述供油箱與所述油泵之間通過所述輸油管連接,所述供油管的右端與所述供油箱連接,左端與軌道相連。
所述進油管插入儲油箱內的深度為距離儲油箱的底面15cm。
所述供油箱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供油箱的底部高于軌道。
所述供油管的右端設置在供油箱的側面靠近底部。
所述供油管一共設置有八根,其左端均勻地分布在軌道的長度方向。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儲油箱、進油管、油泵、輸油管、供油箱、供油管相結合所設計的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進油管插入儲油箱內的深度為距離儲油箱的底面15cm,儲油箱內的油可以盡可能多抽取至供油箱,供油箱的底部設置有底座,使得供油箱的底部高于軌道,供油箱內部的潤滑油能夠順暢地從供油管流出,供油管的右端設置在供油箱的側面靠近底部,這樣設置是為了供油箱內的油可以盡可能多的輸出至軌道,供油管一共設置有八根,其左端均勻地分布在軌道的長度方向,保證軌道整個長度上都有潤滑油存在,臺車與軌道之間潤滑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中各組件和附圖標記分別為:1、儲油箱;2、進油管;3、油泵;4、輸油管;5、供油箱;6、供油管;7、軌道;8、臺車;9、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一種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包括儲油箱1、進油管2、油泵3、輸油管4、供油箱5、供油管6、軌道7、臺車8,儲油箱1放置在地面上,油泵3固定在儲油箱1的頂部中間,油泵3與儲油箱1之間由進油管2連接,進油管2插入儲油箱1內,供油箱5設置在臺車8所在的二樓,供油箱5與油泵3之間通過輸油管4連接,開啟油泵3將儲油箱1內的油抽至供油箱5內,解決了以往由人工將油從地面運送至二樓,工人勞動強度大,送油效率低的問題,供油管6的右端與供油箱5連接,左端與軌道7相連,供油箱5內的油經過供油管6注入到軌道7,使得臺車8與軌道7之間始終能夠處于一個良好的潤滑狀態。
進油管2插入儲油箱1內的深度為距離儲油箱1的底面15cm,保證盡可能多的將儲油箱1內的油抽取至供油箱5。
供油箱5的底部設置有底座9,使得供油箱5的底部高于軌道7,因此供油箱5內部的潤滑油能夠順暢地從供油管6流出。
供油管6的右端設置在供油箱5的側面靠近底部,這樣設置是為了供油箱5內的油可以盡可能多的輸出至軌道7。
供油管6一共設置有八根,其左端均勻地分布在軌道7的長度方向,保證軌道7整個長度上都有潤滑油存在,臺車8與軌道7之間潤滑良好。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燒結機臺車注油裝置,進油管2插入儲油箱1內的深度為距離儲油箱1的底面15cm,儲油箱1內的油可以盡可能多抽取至供油箱5,供油箱5的底部設置有底座9,使得供油箱5的底部高于軌道7,供油箱5內部的潤滑油能夠順暢地從供油管6流出,供油管6的右端設置在供油箱5的側面靠近底部,這樣設置是為了供油箱5內的油可以盡可能多的輸出至軌道7,供油管6一共設置有八根,其左端均勻地分布在軌道7的長度方向,保證軌道7整個長度上都有潤滑油存在,臺車8與軌道7之間潤滑良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泫氏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泫氏鑄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54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