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反滲透精準加藥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453417.3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22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路傳波;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環(huán)碧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智能 控制 技術 反滲透 精準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準加藥系統(tǒng),特別是一種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反滲透精準加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水資源遭受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工業(yè)廢水污染尤為突出。如果能將工業(yè)廢水充分的處理凈化,便可以使水循環(huán)利用,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膜技術的應用帶了水處理技術的革命,但膜技術廣泛應用也逐漸顯現(xiàn)出使用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把各種污染物的去除負荷都壓在超濾、納濾、反滲透膜上,預處理工藝設計不能完全滿足膜處理進水要求,且對于原水水質波動帶來的沖擊不具備適應能力,這加重了膜的污堵,并導致了凈水成本增加,且凈水系統(tǒng)運行不穩(wěn)定,水資源利用率低。
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著可實現(xiàn)對廢水進行自動加藥的操作的加藥系統(tǒng),可是在系統(tǒng)加藥過程中的加藥量大小很難把握,加藥量過多時,會倒致藥品的浪費,同時會給廢水造成二次污染,加藥量不足時,不能完全凈化廢水中的污染物;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可以精準控制加藥量、充分凈化廢水的凈化系統(tǒng)。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精準控制加藥量使污染廢水充分凈化的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反滲透精準加藥系統(tǒng)。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實現(xiàn)的:設計一種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反滲透精準加藥系統(tǒng),其由加藥泵、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三流量控制器、污水泵、第一混合池、第一探測器、第一單向閥、分離器、第一控制閥、第二混合池、第二探測器、第二單向閥、第二控制閥、第三混合池和第三探測器組成;加藥泵分別與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和第三流量控制器連通;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和第三流量控制器構成控制連接;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探測器、第二探測器和第三探測器構成數(shù)據(jù)電連接;污水泵與第一混合池連通設置;第一混合池右側依次連通有第一單向閥、分離器、第一控制閥、第二混合池、第二單向閥、第二控制閥和第三混合池;第一探測器、第二探測器和第三探測器分別安裝在第一混合池、第二混合池和第三混合池內(nèi)部。
所述第一混合池、第二混合池和第三混合池上分別設有單獨的排氣閥。
所述第一探測器、第二探測器和第三探測器均為加藥量濃度探測器。
所述各部件之間的連通管路為PVC管道。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在凈化廢水時可精準的控制了系統(tǒng)給藥量,使藥與廢水更加充分的混合凈化,達到了更好的凈化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藥泵2控制器3第一流量控制器
4第二流量控制器5第三流量控制器6污水泵
7第一混合池8第一探測器9第一單向閥
10分離器11第一控制閥12第二混合池
13第二探測器14第二單向閥15第二控制閥
16第三混合池17第三探測器18排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反滲透精準加藥系統(tǒng),其由加藥泵1、控制器2、第一流量控制器3、第二流量控制器4、第三流量控制器5、污水泵6、第一混合池7、第一探測器8、第一單向閥9、分離器10、第一控制閥11、第二混合池12、第二探測器13、第二單向閥14、第二控制閥15、第三混合池16和第三探測器17組成;加藥泵1分別與第一流量控制器3、第二流量控制器4和第三流量控制器5連通;控制器2分別與第一流量控制器3、第二流量控制器4和第三流量控制器5構成控制連接;控制器2分別與第一探測器8、第二探測器13和第三探測器17構成數(shù)據(jù)電連接;污水泵6與第一混合池7連通設置;第一混合池7右側依次連通有第一單向閥9、分離器10、第一控制閥11、第二混合池12、第二單向閥14、第二控制閥15和第三混合池16;第一探測器8、第二探測器13和第三探測器17分別安裝在第一混合池7、第二混合池12和第三混合池16內(nèi)部。
所述第一混合池7、第二混合池12和第三混合池16上分別設有單獨的排氣閥18。
所述第一探測器8、第二探測器13和第三探測器17均為加藥量濃度探測器。
所述各部件之間的連通管路為PVC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環(huán)碧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北京中環(huán)碧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34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污水處理為碎冰裝置
- 下一篇:合成氨全低溫變換催化劑硫化后的降溫置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