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配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1415.0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332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漢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漢良 |
| 主分類號: | B01F7/00 | 分類號: | B01F7/00;B01F15/02;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30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配肥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配肥機及其自動配肥控制方法,屬于農業設備及其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農業的科學的不斷進步,為了使農作物更好的生長,針對不同田地的養份結構、農作物不同的生長條件、不同的作物需肥特性、不同作物的產量,需要施加不同的肥料。
現有技術中,一般情況下,農民通常直接購買復混肥料進行施肥,或者根據經驗將不同的肥料通過手工攪拌的方式將不同種肥料進行混合后施肥,機械化程度低,費時費力,而且攪拌不均勻,浪費資源。
也有部分農民采用現有技術的配肥機進行配肥工作,然而現有技術的配肥機結構復雜,造成農民操作困難,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或者專業人士操作,且占地面積大,配肥精準度不夠,不適合在鄉村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智能配肥機及其自動配肥控制方法,該智能配肥機機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控制精準,配肥效率高,可實現科學化的合理配肥。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配肥機,包括運料機構、儲料機構、皮帶輸送機構、配料機構、混料機構和機架;所述運料機構包括運料斗、豎直提升裝置和水平運料裝置,所述豎直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機架的側面,所述水平運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機架的上端面,通過所述豎直提升裝置控制運料斗沿機架的豎直方向移動,通過所述水平運料裝置控制運料斗沿機架的水平方向移動;在所述水平運料裝置的下端依次設有儲料機構、皮帶輸送機構、配料機構和混料機構,所述儲料機構、皮帶輸送機構和混料機構均固定于機架上;所述儲料機構包括多個料倉,所述料倉位于所述水平運料裝置的軌道正下方;在各料倉的出料口處均對應設有皮帶輸送機構,通過所述皮帶輸送機構將料倉內的肥料運送至配料機構內部;所述配料機構通過計量裝置懸掛于機架的下端;所述混料機構設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由攪拌電機驅動。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配肥控制器和警示器,所述警示器與料倉的料位感應器相配合對應,在所述豎直提升裝置的頂端設有光電傳感器,所述豎直提升裝置由電機一控制驅動,所述水平運料裝置由電機二控制驅動;在所述料倉上設有撞桿,所述撞桿采用撞桿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撞桿與所述料倉轉動連接,所述運料斗的底部采用百葉窗下料結構,由連桿裝置控制所述百葉窗下料結構的開與關,所述連桿裝置包括推桿,所述推桿伸出運料斗的前端部分,在所述撞桿處設有紅外線感應器;在所述料倉內部設有料位感應器;所述皮帶輸送機構由減速電機驅動;所述計量裝置采用稱重傳感器;所述配料機構的出料口采用出料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混料機構的出料口采用放料驅動裝置驅動;所述警示器、光電傳感器、電機一、電機二、撞桿驅動裝置、紅外線感應器、料位感應器、減速電機、稱重傳感器、攪拌電機、出料驅動裝置和放料驅動裝置均與所述配肥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料倉與所述皮帶輸送機構相通,且所述皮帶輸送機構與所述料倉底端留有間隙。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儲料機構包括四個料倉,所述四個料倉呈方形結構排列,所述運料機構包括兩臺豎直提升裝置和兩臺水平運料裝置,所述水平運料裝置對應設置在所述料倉的上端,所述皮帶輸送機構包括四套皮帶輸送機,所述四套皮帶輸送機分別位于所述料倉的下端。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混料機構的放料口兩側設置有用于夾持包裝袋的夾包器,所述夾包器由夾具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夾具驅動裝置與所述配肥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配肥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或PC客戶端控制;所述撞桿驅動裝置、出料驅動裝置、放料驅動裝置和夾具驅動裝置均采用氣缸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對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采用豎直提升裝置和水平運料裝置共同協作將運料斗內的肥料運送至相應的料倉,可在地面直接操作;2、針對不同的料倉采用不同的皮帶輸送機構輸送對應肥料,并通過計量裝置控制所需肥料的下放量,實現精準配肥控制;3、通過配肥控制器的自動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的配肥,簡化操作過程;4、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機械化程度高,自動化控制能力強,配肥精度高,操作方便,能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科學化農業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運料斗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漢良,未經林漢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14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